直线机

论看电影,比VR和投影机更有前途的应该是

发布时间:2023/1/31 3:16:57   

从手机到显示器,从电视机到投影机,能用来看电影的屏幕我用过不少,但最近总觉得还少一块屏幕,可以让我更加随心所欲的走到哪儿看到哪,图像要够大,画质要足够高,于是我又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堆VR、AR眼镜身上。而且我发现可能是因为苹果要出AR设备的缘故,年是个好年景,各种AR眼镜新品层出不穷,确实值得我研究一下。

为何年的AR比VR更适合看电影

按老套的解释,AR是增强现实,能在环境中叠加图像显示,VR是虚拟现实,除了虚拟画面别的什么都看不到,从常人的角度理解,理应是VR设备更适合看电影。十年前,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AR曾令我眼前一亮,但新鲜劲一过,我就知道它不适合我,因为在侧面以Lcos芯片投影在棱镜上显示的图像,画面太小,也就适合做个导航。

这种AR显然不是用来看电影的……

至于VR眼镜,包括我很久前体验过的头戴影院、手机VR以及街边VR体验店,给我最深的记忆,除了虚拟交互的短暂新鲜感,剩下的就是难以承受的重量,以及固定它所产生的压迫感,我基本坚持不了30分钟。

以游戏和虚拟社交为主要应用场景的VR头显,为了虚拟空间的沉浸感采用了较大的FOV/视场角,常见的的FOV是88度到98度,这在玩VR游戏时有用,但在看电影时就是灾难了,想象一下IMAX影院第一排的感受。所以这些VR眼镜都是用画面中的一小部分来播放电影,这等于白白浪费了分辨率,而占了很大成本的6DOF定位手柄此时也派不上用场。

显然VR头显只适合玩VR游戏,较大的视场角以及动辄-克的重量,并不适合看完一整部电影,对于游戏已经提不起兴趣的我,只好放弃VR头显了。

再来看看AR眼镜这边,最近有两样东西的应用,让AR眼镜的图像质量有了值得期待的表现,而佩戴重量却直线下降,这意味着看电影效果会很棒,也终于可以坚持一整部电影时长了(2小时)。

sony的0.71吋PMicroOLED

其一是高分辨率的MicroOLED屏幕,也就是基于硅晶圆制造的OLED显示器件,比如索尼的0.71吋MicroOLED,不仅拥有大家所熟知的OLED的优点,像色彩好、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等,因为无需背光,也可以让AR设备做的很轻。

BridBath方案的AR眼镜

另一种助推AR眼镜变得更轻便舒适的是BridBath方案的光学设计,BridBath与弧形曲面反射镜、反射/衍射波导是目前AR眼镜的三种主要光学设计方案,理解起来好像很麻烦,其实只要知道BridBath方案相对来讲成本更低、重量更轻、成像质量出色、省电就够了,而且产品看起来就像戴墨镜,而不是微软HoloLens那种像头盔一样的东西

在检索这些拗口的技术名词时,出现了很多品牌及产品,一派竞争激烈的样子,直到我看了StrategyAnalytics前两天发布的一则全球消费级AR产品出货量报告:

What?到年,原本出货量占比不小的联想已经被归类到Others,到了年上半年,Nreal仅凭借两款产品:Light和Air就已经拿下81%的市场份额,都是基于MicroOLED和BridBath方案的产品。

在油管上看了一下Nreal产品的试用视频,嗯,效果不错,尤其是能够固定视频窗口的功能,透过眼镜还可以继续干手上的活儿(比如洗碗),这有点像我想要的东西。

AR眼镜和投影机比会怎样

投影机目前仍是追求大画面观影效果的首选设备,只是对使用环境要求高了些,做过不少投影测试的我,很清楚投影的画面在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上要做好并不容易,需要价格数万元的影院级产品才能有令我满意的效果。如果有机会,我会尝试把使用MicroOLED的AR眼镜与投影做对比,结果可能会很有趣,毕竟AR眼镜也可以呈现多吋的大画面观感。

很快我又找到一份赛西实验室的测试报告,测试产品包括VR眼镜、AR眼镜、投影、激光电视,测试项目如下:

可以看出,使用MicroOLED的NrealAR眼镜在亮度和对比度上表现不错,合适的视场角接近IMAX影院推荐的视野覆盖率,尤其是极高的对比度,这在影院级投影机上也很难达到,用这样的AR眼镜用来看电影,效果会有保障。

另外,投影机看电影的仪式感太强了,总要找到一部像样的电影才值得开机,导致使用频率并不高,在AR眼镜上观看可以更随性。我甚至大胆想象了一下,平时地铁公交的时候,都能戴着AR眼镜看大片消磨时光,一定很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1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