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市场 >> 戴森Omniglide吸尘器首发体验吸
用惯了平板胶棉拖把的现代人,偶尔也会怀念儿时记忆里的老式拖把——捆着碎布,貌不惊人,却简单好用灵活恣肆。见识了哈利波特的飞天扫帚,熊孩子可以抱着这把「火弩箭」自娱自乐一个下午。
第一次摸到戴森Omni-glide,我知道童年的感觉全回来了。
这是一款从外形到操控方式都迥然不同以往的吸尘器。如果说戴森用V11突破了吸力的天花板,用DigtialSlim解决了轻量化,那么Omni-glide使命是——灵活性。
如果说传统吸尘器就像平板胶棉拖把那样「直来直去」,那么Omni-glide就如同老式拖把一般灵活,可以按照你的想法任意走位。
轻,是灵活的前提。戴森重新设计了整个吸尘器的结构,Omni-glide整机只有1.9kg,主机1.07kg,是整个吸尘器家族里最娇小的存在。
在接受爱范儿的采访时,戴森中国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ArchieHenderson说,灵活性主要归功于两项技术——万向软绒滚筒吸头与直线机身设计。
先从万向软绒滚筒吸头说起。吸头的底部中间配备了4个万向轮,原理类似行李箱的万向轮,轮子可以实现度的旋转,使得前推、后拉、侧转、环绕等各个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虽然看起来没有太多科技加成,轮子里却蕴含不少工程设计的巧思:比如刷条旁的小型密封轴承是嵌入在保护壳上方的,由于转动轴在保护壳里面,无论怎么转动,保护壳始终保持在轮子前部,从而灰尘卷入万向轮,造成损伤。
为了服务于操作上的灵活,Omni-glide一改传统戴森吸尘器枪式的设计,将机身变成了直线设计。气旋系统、马达、滤网和手柄完全处于一条线。
▲戴森Omni-glide和戴森V11
初一上手,对于这个巨大改变我一度表示无措,不过当习惯了拖拉摇移的清扫姿势后,才发现直线手柄的好处,抓、握、托、捏的手势之外,还可以随意切换左右手,甚至可以通过旋转手柄改变吸头的行进路线。
万向移动轮+直线手柄的引入,带来的直接变化是更适应复杂紧凑的家居环境。比如应对下面这种场景,此前要么得挪动家具,要么得反复抬起吸尘器。而Omni-glide可以直接绕过桌脚椅腿,贴合旋转。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解锁了不少新的清洁姿势。
比如横扫,扭动手腕可以让系统90°水平转动,实现横向行进。
又比如圆规式的清洁,以人为中心,像圆规画圆一样,让吸尘器实现弧形的轨迹。
在清理一条区域后,直接玩漂移,实现度大转弯。
而在清扫沙发底部空间等低矮空间时,Omni-glide可以实现度躺平,实测8cm的都可以伸进去,而此前需要借助一个弯折的配件才能完成这一操作。
其实,此前我在使用V11这样操作直来直去的吸尘器,并没有感到太多不便,一旦熟悉了Omni-glide的操作方式后,就真的很难回去了。
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设备在尽可能配合人,而非让人适应设备。
ArchieHenderson告诉我,Omni-glide的灵感来源于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素描。在两年前的圣诞夜,詹姆斯·戴森受到stickbroom的启发,构想出了扫帚式无绳吸尘器的外形。
双滚筒刷条的设计是另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此前我们只在扫地机器人身上看到这样的设计。双刷条内置了马达驱动双周转齿轮箱,让两个斜向缝制的碳纤维毛刷,可以以相同的速度从两个方向同时吸附灰尘,双滚筒刷条覆盖了更大的面积,清洁效率更高。
另外一个细节是,主吸头的侧面被软绒包裹住,可以避免贴边清扫时磕碰摩擦家具。
配件方面,除了主吸头,一个电动床褥吸头,用于除螨,一个缝隙(软毛)两用吸头用于清洁格栅、百叶窗和窄缝角落,一个桌面清洁吸头,用于精准吸除桌面及家具等表面灰尘及较大碎屑。
Omni-glide还配备了一长一短两根吸尘杆,两根杆甚至可以连接到一起,使得机器长达1.5米,覆盖更远的位置。
随着枪式结构的改变,Omni-glide的电源开关也变成了点按式,轻点启动以后,不再需要长时间扣住按键。
这个改变着实关键,它意味着旋转清洁时,也不再受到按键角度束缚,手部不再受限,手指长度以及机器把柄的长度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覆盖更远的区域。
更小的机身,更轻的整机重量,更灵活的操纵,Omni-glide对身材娇弱的女生和老人非常友好。
毕竟,灵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得益于戴森数字马达和多锥气旋的设计,清洁能力反倒成了最不需要担心的环节。Omni-glide搭载的Hyperdymium旋速马达比以往的小上不少,但是转速依然高达转,而V11是转。
不过Omni-glide标称的吸力只有50AW,老实说这个数字不算高。
ArchieHenderson认为,吸入功率只是衡量吸尘器的一个参考数值,在设计中还要平衡气旋设计、分离能力。「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戴森打造产品的很多思路和方法,都是围绕着产品的整体构造进行思考。以今年推出的两款新品为例,我们从设计初就考虑哪些零部件可以整合,哪些材料可以拿掉,但又能确保产品依然可靠好用。」
在我一周的使用中,Omni-glide在清洁能力上的确并没有什么捉襟见肘的地方,只要不是特别顽固的污渍,普通的灰尘和垃圾都可以搞定。
作为对比,市面上扫地机器人,通常也只有30-40AW,应对木板和瓷砖地板的清洁也不在话下。
不过,如果拿Omni-glide进行床上清洁,除尘螨的效果跟还是要比V11稍逊一筹。
尽管采用了新设计,戴森吸尘器的一些优点被保留下来,比如自V10以来横向集尘桶的设计,这种弹射起步的设计在倾倒垃圾时候避免弄脏手,倾倒垃圾也更干净。
Omni-glide默认有两个档位,启动电源后按下Max激活强劲模式。实测一次充电,足以应付60平米环境的普通清扫,加上5分钟强劲模式下的床上和沙发清洁。
延续了此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Omni-glide这次电池模块设计在手柄内部,安装颇有点「弹夹」的意思。通过额外购入一块电池,便可以获得翻倍的使用时间,扩大使用面积。
价格方面,Omni-glide哑光紫机型售价为元。此外还有一款增配窄缝照明吸头的亮金色机型,只在戴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