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2岁半女童双眼近视900度电子产品到底该

发布时间:2022/11/9 22:58:41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tslf/190424/7086985.html

前几天,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刘医生接诊了一位2岁半的小患者童童,家人说,童童总是习惯性地皱眉头、眯眼睛,这个症状已经有一年了,但都没有在意。

可刘医生给童童做了检查之后发现,童童的双眼已经达到近视度。

原来,童童的家人比较溺爱孩子,从孩子一岁多点的时候就给她玩手机,发现孩子只要玩着手机就特别安静,不哭不闹,于是就把手机当成了哄孩子的神器。

没想到,才一年的时间,孩子的眼睛已经成了高度近视。刘医生说,这种高度近视一般是不可逆转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度数还会加深。

听到医生的话,童童的家人追悔莫及,可再后悔也换不来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了。

这几年,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年龄也出现了低龄化的倾向。前几天,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一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受到近视的困扰,而6岁儿童近视人群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4.5%。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也显示,中国的青少年近视率为世界第一。

除了导致近视,还有许多孩子因为玩手机导致身体出现其他问题。

浙江9岁男孩因为脖子酸胀、手指发麻,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他的颈椎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而正常人的颈椎是有生理弧度的。

同样,湖南7岁的男孩小磊在抱着IPAD看视频时,脖子突然不能动了,一动就疼,检查发现,颈椎也已经成了直立状。

电子产品已经让许多孩子变成了低头族、近视眼,因为总是宅在家里玩手机,孩子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有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可现在的孩子又生活在拇指时代,想要完全杜绝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父母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电子产品,教会孩子合理使用,正确使用,具体来说呢,父母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对2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即使是2岁以上的孩子,也不建议长时间使用,一般每隔2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和孩子约定好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并严格遵守约定。有的父母和孩子说好了玩半个小时,可时间到了孩子还是紧紧抱着手机,跟妈妈说,“再玩五分钟,就五分钟。”妈妈答应了,五分钟之后,孩子又要求五分钟,妈妈又答应了,就这样,孩子发现,原来妈妈是没有原则的,那就多玩一会儿吧。等到妈妈实在没办法去抢孩子手机时,一场战争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妈妈指责孩子不听话,孩子说妈妈不可理喻,等到下一次,孩子就更不听了。

3.父母自己以身作则。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会玩手机的,要么是我们大人主动把手机塞给了孩子,要么就是孩子看着大人玩得如痴如醉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于是就上瘾了。

我经常想,假如每对父母在孩子面前都能捧着书读得入迷的话,那是不是每个孩子也都会爱上读书?所以,如果要抱怨孩子喜欢玩手机,先反思一下自己做得够不够好。

郑渊洁曾经分享过自己的经验,他说家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孩子在,所有的大人都不能玩手机,哪怕是接电话,也要像平时开会一样,轻轻地告诉对方现在正在陪孩子不方便,一会儿再回过去。在这样的榜样作用下,他的小孙女完全没有玩手机的习惯。

试想一下,我们大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

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有人说,孩子玩的不是手机,是寂寞。的确是,如果孩子对手机上瘾,那一定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让他上瘾的东西。假如他对读书上瘾,对积木上瘾,对科学上瘾,那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放在手机上了。

所以,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孩子就是因为太孤单,才会去玩手机。我们都知道要陪伴,可陪伴不等于陪着,陪伴需要的是身心俱在,而不是身在心不在。

当孩子觉得和父母在一起很好玩,比手机还好玩,那他很快就把手机抛在脑后了。可如果父母在陪他的时候心不在焉,甚至自己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那孩子的心思也会被手机吸引的。

在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上,堵不如疏。

我的孩子八岁,前段时间我主动给他买了手机,可他却不怎么玩,有时候给他打电话手机都关机,因为没电了。身边的同事朋友很不理解,怎么可以主动给孩子买手机,他们都是限制孩子碰手机的,可越限制孩子越想玩。

我之所以主动给孩子买,是因为我知道他不会沉迷,因为他有太多可以沉迷的东西了,所以对手机兴趣不大。而手机对他唯一的用处就是看地图,除了地图,他还酷爱读书,经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还喜欢自己研究积木,能一个人研究三个小时,饭都忘了吃。

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看手机,他也都能控制住自己,半个小时自己就会主动关掉。

所以,与其不让孩子碰手机,不如合理引导,教给他如何规划时间,多陪他读书,逐渐培养起在其他方面的兴趣。当孩子的业余生活足够充实了,他对手机的心思就没那么大了。

总之,我们不要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毕竟孩子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不可能与世隔绝,我们需要做的,是进行合理的引导,把电子产品利用起来,让电子产品为孩子的生活带来益处,而不是伤害孩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