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介绍 >> 对越反击战中,敌军被我炮兵团打怕,出10
一、越军百思不得其解
在老山作战中,越军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前方步兵阵地、后方的炮兵阵地和机动部队都屡遭中国的炮兵袭击,而且被打得那么惨。
经过两个多月交锋,他们终于明白,中国的炮兵部队都很厉害,打得快、准、狠、稳,而这支部队中有一支部队的火力更为猛烈。
这是哪个炮团呢?八五炮营18分钟就被他们摧毁了。老山那么尖,只有三公顷,炮火准备发,落了发,按命中概率计算只能落70发,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二、个性十足的团长
收复老山作战会议上,王祖训副军长提出,炮兵要在老山主峰摧毁80%的敌人工事。坐在会议室一角很少讲话的团长朱明湘气呼地站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作为炮兵不是不愿打好,都想打出国威军威,但是这摧毁80%的敌人工事,要给我时间,要打0发炮弹,但时间不允许。”
他讲起来就没个完,讲到激动的时候,话也特别刺耳,作为一个有全面知识的炮兵指挥员员应懂得命中概率。这时,坐在他一旁的人拉拉他的袖子,他若无其事地还继续讲。
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一把汗,朱明湘气这小子胆真大,敢在会上顶领导。
团长朱明湘气想:也许上边要给咱穿小鞋,反正我是为了胜利。
其实王祖训这人比较正式现实,他觉得别人讲的对。听他的。他对朱明湘笑笑,不再吭声。
事后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朱明湘说:“有人打仗耍滑头,我看不惯。刘昌友师长也是这样,看准了的事,多少人反对,他也坚持。搞错了,他说,责任我负,作为指挥员应该有这点精神,我佩服,大家也佩服他,他这是对战争负责,为工作着想。”
朱团长敢于坚持正确,抵制错误的东西,所以他领导的团队打得那么准,那么狠。
三、越军放出风声,买团长人头
越军派出了特工人员四处活动,观察哨也盯紧他们的炮阵地。通过各种侦查手段,他们知道了一些内幕。
于是传来了骇人的消息:越军要出10万美金拿下朱明湘的头。不打下这个炮群,越南炮兵没有出头之日。
于是,朱明湘的团指挥所成了越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掉他。这个团的参战连队被列为越军炮火重点打击目标。
朱明湘所在的团指挥所在雷达山,离前沿太近,直线距离不过千米,而且隐蔽不好,又窄又小,仅够七八个人蹲,虽然是从山脊打洞进去,但炮弹落在洞口的威力不可低估。
有人建议他把指挥所往后挪,他摇摇头:这怎么行?炮兵的关键是指挥,实行迅速、正确、及时的指挥就必须全面的了解敌我双方,靠后到安全,但看不到敌情。他要求前进观察哨,步兵冲到哪前关跟到哪儿。
高地位于老山主峰前沿,那里战斗最激烈,步兵拿下高地时伤亡很大。炮五团八连长周宗云就是带着侦察兵、通讯兵,冒着炮火在那里开设前关的,与他们一起冲上阵地的步兵大多伤亡了。
周宗云他们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炮火中,准确迅速地把一个个敌情报回指挥所。
四、团长打起仗来不要命
朱明湘从不过多考虑自己的安危,反而是工作起来连命都可以不要。他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战事紧张时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地干。
参谋长不在,两副担子一肩挑,但人不是机器,几天不睡眼就睁不开,别说指挥作战。
朱明湘用吸烟,来刺激大脑。他一支接一支地吸,刚开始也起一点作用,麻木的大脑清醒了一些,但时间一长,力度就不够了,吸着吸着竟打起盹儿来。
“通信员到外面给我摘几个沙梨果。”朱明湘命令道。
他深知沙梨果可以酸的让人打冷颤,嚼在嘴里,会很提神。通讯员小赵钻出掩体半小时还不见回来,外面炮弹轰鸣,弹片横飞,莫不是牺牲了?
朱明湘让另一个通信员小黄出去看看,他配备了两个通讯员交替陪他,不陪的时候则抓紧睡觉。
通讯员小黄出去20多米便惊呆了,他的伙伴靠在树上睡得很熟。尽管炮弹在耳旁呼啸,他的鼾声如雷。
通讯员小赵被背回来,怎么扳动都无济于事,鼾声中还断断续续地喊,冲啊,杀。
十个小时过去了,背靠在坑道壁睡得很沉的小赵突然醒来,掩体里电话铃的响声,电台的呼叫声和参谋们请示报告声使他感到很惭愧。
我这是怎么了?我摘的沙梨果呢?小赵在竭力回忆,“我误事了,团长,你处分我吧。”
“小赵,你太疲倦了,才17岁,还是个孩子,睡眠太少,该休息的”。朱明湘在安慰他。
布满血丝的眼睛更红了,嚼沙梨果又不管用了,刺激的力度也逐渐升级。
朱明湘让炊事员给他装满了一帆布包辣椒,当他疲困的时候,就让通讯员地上一个,一口咬下去。
他一天吃五六个,辣的眼里冒金星,一次咬一两口,全身火辣辣的。这方法倒管用,辣的他捂着肚子直嘘声,因为辣的刺激,起码管用十多分钟。然而他身体越来越差,近两次吐血。
一次是6月9日,敌人组织团规模反扑,他在指挥所里三天三夜没休息,一次是“”敌人大反扑时,他四天四夜不合眼,辣椒嚼了一个又一个。
吐血时,他只差了点风油精,喝了点热汤,又继续工作,卫生队副队长给他服了几片胃得乐,劝道:“你不能再嚼辣椒,辣椒把你的胃伤得不轻,根本的方法是一天至少要睡三四个小时。”
朱明湘每天在掩体里、地上躺不到两小时。“睡三四个小时,同志。这摊子谁来指挥?你来代替我指挥吗?”
朱明湘很激动,话也说得重,谁不需要吃饭睡觉?对于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来说,睡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他换了口气说:“大夫,我何尝不想睡,只因我在这里换不下来啊。”
医生知道朱明湘的脾气,为了工作,他不仅不顾自己的身体。连家属小孩的事都甩到脑后,似乎自己还是一条光棍。
五、团长愧对妻女
那是年春,作为营长的朱明湘把妻子杨春香和刚满两岁的女孩君君从湖南农村迁来,没有生活用具,没有住房,买菜买米连方向都搞不清。
刚来三天,朱明湘就带着部队出征了。杨春香是个贤惠的妻子,他不拖他的后腿,住在营办公室,吃饭跟着留守的士兵进食堂,用他的话说是朱明湘出去半年,我们母女当了半年兵。
朱明湘一想起这段往事就感到内疚,他觉得对不住妻子,尤其是愧对了女儿。
女儿君君年患乳突炎,妻子从农村赶到县城,连续发了几封电报。朱明湘忙于带领部队搞战前训练,走不开。教导员张志坚劝他回去看看,有什么事他可以顶一阵子,但朱明湘好言谢绝了。
战前,妻子带着不满两岁的女儿来到部队,见丈夫废寝忘食的操劳,不忍心耽误他的时间。
部队出发后,杨春香人生地不熟,又不懂得乳突炎的厉害,就把病拖延下来,直到朱明乡回到营房,见女儿右耳流脓,整天高烧不退,医院。
医生抱怨说,你们这些做父母的太残忍,再晚送来浓进入大脑,命就保不住了。
于是医生不得不把孩子的右耳膜摘除,吸出脓血。从此,君君只有一只耳朵有听力,听课听话都很费劲,上学后学习成绩严重受影响。
这次老山作战,如果孩子再换个乳突炎,朱明乡同样没法照管,他忙起来连自己都顾不了。战前斤体重,三个月就只有96斤了。
杨春香听说丈夫在前线,骨瘦如柴。吃不上,睡不好,还吐了几次血,很是心疼。买了40多斤苹果,十多瓶肉罐头,托人带到前线。
东西刚带到,朱明香就把它分给战士吃。士兵知道了内情,感动的泪流满面。
有人说,如果朱明湘立了军功,那么这功劳里有一半是妻子儿女的。
六、炮团紧紧钉在阵地上
朱明湘的团指挥所在雷达山,这雷达山上落下了不计其数的炮弹,犹如一串串响雷打在山上,幸好这指挥所构筑在山脊里,越军炸掉这指挥所的企图始终没能实现。
7月1日,二连的阵地仍遭到敌人炮火报复性袭击,阵地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弹坑,有几门大炮炮身被打坏,大架被穿透,炮轮被炸得稀烂。
四炮瞄准手李静友的大腿钻进了一块弹片,血流不止,他仍紧紧地握着方向机摇柄,沉着地瞄准,越军异常纳闷,中国炮兵用两个连袭击八五加农炮营,只打11分钟,阵地上落下96发炮弹,就给他们营毁灭性的打击。
而他们向一营阵地发射近千发炮弹,对方的火炮仍在轰鸣,这是为什么?
年7月12日,越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用一个加强师向那拉口子、松毛岭一带进行反扑,同时准备10万发炮弹,使用两个师炮团、两个炮兵旅向中国步兵坚守的高地和炮兵阵地进行大规模炮击,各炮群都做好还击准备。
士兵们摇起炮管,擦拭炮弹,只等一声令下,越军自以为得计,12月12日时大部队分多路在雾中悄悄进发。
突然,一阵轰隆隆声响彻山谷,门中国军队的大炮对准蠢蠢欲动的越军,一时间,火光映红了天空,炮弹、爆炸声地动山摇,成千发炮弹落进敌群,敌群被拦腰斩断,首尾不接,一片哭喊声,嚣张的气焰顿时烟消云散。
在炮击中,后来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神炮连的炮五团八连打得快、稳、准、狠。这一天,他们发射了发炮弹,炮管被打红了,炮管上的绿漆被烘烤的一块块剥落下来。士兵们说吸烟不用点火,只要凑在炮管上就可点燃。
七、仗打的异常艰难
经过三个多月的战斗,士兵们变黑变瘦了,不少人拉肚、烂裆。可一听到有敌情,他们一个个又像一只只猛虎,这个连从干部到战士都有一生不可战胜的傲骨。
连长周宗云在收复老山战斗中,带着侦察兵、通信兵到炮战最激烈的高地开设前进观察所。
他们跟随担负老山穿插任务的八团一营的步兵冲锋。步兵被敌人密集的炮弹打乱了,打散了,伤亡过半,但他们没有退缩一步,只要剩下一个人都要往前冲,都要拿下高地。
而周宗云就在这支队伍中冲击他与他的战士,已经两天没吃东西,敌人把他们包围了七个小时。
在重重困难中,周宗云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捕捉了20多个目标,指示连队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当他在九天后回到连队时变得让人看不出来了,一身黑乎乎的,手脚被蚊虫叮咬的直流黄水,体重从多斤下降到80多斤,刚回到连队就站不起来了。
朱团长把他扶起来说:“你们辛苦了,洗洗脸,吃吃饭,有话慢慢再说吧。”八连的战士跟他们的连长一样,吃苦耐劳,英勇顽强。
7月12日这天,副连长高发将在阵地上举着红绿旗指挥,一炮一发急速射。他的嗓子喊哑了,仍在喊,变了调的声音士兵们听得清。
一来他们熟悉自己的副连长,二来许多人的耳膜震伤了,血流不止,对变了调的声音也难以辨别。
只见瞄准手迅速操作瞄准镜,装填手,把几十斤重的榴弹送进炮膛,击发,一声巨响,又接装填,炮弹一颗接一颗飞出去。
炮手们配合的非常默契,又很紧急,中间不能有一会儿停顿,更不要说停下来休息。
有人昏倒了,在轰隆隆的响声中躺在地上喘息,谁也顾不上去抢救。
炮手本来就有限,倒下一个,其他士兵要一个顶两人甚至三人操作一门火炮,倒下的炮手一旦醒来,又冲到火炮旁继续操作,胳膊胀痛、麻木、红肿,谁都顾不上揉一揉,甚至炮弹飞来都来不及躲避。
这一天,炮兵们打得几乎没有了炮弹,没有炮弹就要挨打。在炮阵地的副团长急得不知所措。
“5号没有粮食了”,副团长李福松用电台呼叫,“还有多少?确切点讲”。
团长朱明湘也很急,“只有百八十斤”。
朱团长知道只有百多发炮弹了,立即命令后勤赶快运送补给弹药。
这时,不光是朱明湘的炮群,几乎所有的炮群都缺弹药。
军指挥所和前指命令所有的运输车都到仓库拉炮弹,连一些地方车辆也参加了运输。
为了节省炮弹,延缓时间,炮群把齐射改为单炮单发射。在弹药快打完时,源源不断运来的炮弹接上了,火炮又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吼声。
敌人被我军炮火压制的抬不起头,不停地用暗语向上级报告:冰雹太厉害,砸得头破血流,风暴太大,无法前进。
战后,团刘团长、团张团长拉着朱明湘团长的手,感激的说:“没有你们大口径炮兵,就没有我们步兵的脊梁骨!”
炮五团八连在收复老山和防御作战中,对敌2个目标实施5次射击。除了和七连共同歼灭越军一个八五加农炮营外,还摧毁炮阵地四个,击毁各种火炮17门,军车12辆,摧毁钢筋水泥工事七个,弹药所四个。
兄弟炮群看他们欢欣鼓舞的时候,不禁在问,八连官兵除勇敢外,还有什么绝招?
八、“神炮连”的“绝招”
绝招来自苦练和探索。八连指战员从实战需要出发,大胆进行改革。
他们革新了七项训练器材,改革了有关射击的九种表格,把地图和射击扇形图结合在一起,制成的射击诸元扇形图,使计划外目标在图上和现在任何一处出现,都能在50秒钟内测定计算出射击诸元来。
原来开启一个药桶密封盖要40秒,他们制造了快速起风气候只要4秒。改革单独修正量表后,只需5至15秒钟就完成一次单独修正量计算。
他们打破了教材上规定的一至七炮手流水操作程序,可以相互顶替改革素材,增大助厨板的受力面积,克服了火炮在土质松软的地形发射后由于反冲力而下沉移位问题,确保了射击精度。
八连的改革成果在作战中,充分发挥了威力,使许多兄弟连队叹为观止。
战斗中,他们捕捉到越军50个目标,大多数情况是在目标出现几秒钟内完成,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计算兵计算目标诸元迅速准确,他们计算94个目标,无一差错,各炮班对5个越军目标的射击都是首发覆盖。
八连,军委授予他们“神炮连”称号,确实当之无愧!
优秀的炮团长,带出嗷嗷叫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