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介绍 >> 比朝阳群众还敢这个秘密组织不为人知的
「本文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朝阳群众”的威名大家都听说过吧?就在一周前,这个剽悍群体又立“奇功”一件:
互联网公司不是宣布停止加班了吗?可总是有社畜还在披星戴月,偷偷内卷。
近日,阿里巴巴北京办公区望京A座多次被群众举报,称阿里天天晚上加班到9、10点钟,造成交通堵塞,影响附近居民回家和老人休息。
网友直呼干得漂亮。
上海的朋友们也呼唤当地热心市民有所行动▼
其实,朝阳群众因为屡次举报明星、名人违法乱纪,已经多次登上热搜▼
自年某网络大V被抓以后,“朝阳群众”接连举报多位知名艺人的嫖娼、吸毒等违法案件,其出镜频率与蹿红速度直线飙升。
不过你们可能不知道,年,“朝阳群众”成为CCTV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他们甚至还有了专属卡通形象和歌曲。
更有网友扒出了40多年前更狠的战绩:年,朝阳群众配合公安,将秘密接头的苏联间谍当场抓获。
“世界第五大情报组织”非朝阳群众莫属了!
这么厉害的朝阳群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这些人平时都蹲守在哪?为何能发现隐蔽的线索,屡立战功?
针对“朝阳群众到底是谁”,网友们纷纷展开大胆猜测,有人甚至开始寻找加入该组织的渠道。
其实大家都明白,朝阳群众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组织。他们可能就是跳舞的大妈,门口的保安,送快递的小哥,戴小红帽的志愿者。
他们散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只不过是多了份观察力和警惕性,便能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彼此时常交流来往,便能获取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这种由社会力量编制起来的网络,往往能发挥巨大作用。
在北京,除了“朝阳群众”外,还有“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他们并称为“北京四大神秘组织”,用热心、细心和公心,守护着社会安宁。
要说“神秘组织”,大家可知道,在上个世纪40年代,长江中上游地带也活跃着一个秘密社会组织,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
当其最盛时,四川地区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遍及各个角落。
这个组织,就是“袍哥”。
袍哥不是对一个人的称谓,而是对这个组织的称呼。组织的“老大”通常被称为“大哥”“大爷”或“舵把子”。
在《袍哥: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这本书里,作者王笛便生动讲述了这个前后存在三百多年、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社会群体。
且听小北慢慢道来。
01
何为袍哥?
袍哥即四川的哥老会,是从清朝到民国在四川社会影响最为深入广泛的秘密社会组织。
对于“袍哥”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袍哥”一词来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同一袍色之哥弟也”。
另一种说法与关羽有关:曹操把关羽留在帐下,虽然给了他不少华贵的衣物,却发现他总是穿着一件旧袍。问何故?答曰,旧袍系结拜兄弟刘备所赠,故十分珍惜。后来人们称结拜兄弟为“袍哥”。
《让子弹飞》电影截图
作为一个秘密社会组织,人们可能会以为袍哥情愿选择比较隐秘的地方进行活动,但实际上却相反,特别是辛亥革命后,袍哥的活动日趋公开。
大多数袍哥把码头设在熙熙攘攘的茶馆里,甚至不少茶馆就是袍哥所开办,他们把茶馆作为一个理想的活动场所。
人们经常可见茶馆外挂有牌子或灯笼,上书“某某社”或“某某公口”,这必是一个袍哥码头无疑。
袍哥在茶馆或其他地方建立公口,各公口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视某地段为自己的“码头”,并承担维持那一地区公共安全、化解冲突以及保护经济利益等职责。
民国时期虽然政府明令禁止,但并没有对袍哥真正采取严酷的镇压措施。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袍哥在军阀统治和战乱的环境下蓬勃发展起来,地方政府已经完全没有力量控制这个组织了。
袍哥本来是“下层民众的一种无形的组织”,但是其在四川的势力越来越大,“甚至中等阶层的各色人等,为了适应环境也乐于参加,中上等人为增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有人不惜与‘袍哥’相周旋。”
据说立法院院长孙科都称“袍哥是一个有力的民众集团”。
02
袍哥的势力与影响
袍哥在解决地方的各种纠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进行“社会制裁”的范围非常广,遍及“法律、信仰、教育、风俗”等方面。
袍哥的这种“社会制裁”可能与中国传统存在的“宗族制裁”有一定联系,但它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远远超出了宗族的范围,而成为一个地方社区的活动。
“吃讲茶”或称“茶馆讲理”,是由袍哥来判断和解决民事纠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所谓“吃讲茶”,是人们在茶馆中解决纠纷的一种民间流行的方法。人们之间有了冲突,一般不是先上法庭,而是到茶馆评理和调解,这样茶馆成为一个解决纠纷之地。
一般程序是:冲突双方邀请一个地方上有声望的中人进行调解,双方先陈述自己的理由,然后中人进行裁判。
“茶馆讲理”这个实践显示了乡民的相对自治状态,他们试图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解决冲突。
虽然政府颁布了不少规章,竭力压制这种民间形态,企图将一切包揽在自己的权力之下。但各种社会组织仍然利用茶馆进行活动,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袍哥势力在四川的扩张,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
它从清初反清复明肇始,到辛亥革命风光一时;从清朝被严密查禁的非法团体,到民国时期成为半公开的组织;从早期边缘人群的秘密活动,到后期渗透到党政军各级机构,这些都表现了这个组织强大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在其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各个时期的政府为摧毁这个组织进行了极大的努力,但都没有成功。直至年之后,这个组织才最终消失。
有人试图探讨四川袍哥壮大的原因,发现“袍哥之所以具有坚强的团结力量,数百年而不绝,其原因乃是一个‘义’字”。
袍哥最重要的信条是不奸淫,尤其是对自己弟兄的妻女,“如犯有此种罪行,往往格杀不论”。
另外,袍哥也不允许掳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有人说这还不是最基本的原因,“最基本的原因是由于四川连年内战,强梁载道,民生不宁;如果不是用团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实在使大家都没有法子活下去”。
03
神秘的“黑话”与规范
作为一个秘密社会组织,帮规是至关重要的。
袍哥之所以能够在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在国家的严酷打击下幸存,就是依靠内部严密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矩,这成为袍哥内部稳定的基础。
这种团伙是如此强大,吸引了许多无权无势者参加,以利用这种社会化的力量进行自我保护。
组织内部帮规严密,谁违犯规则即按律惩治,所以有句黑话是:“三刀六个眼,自己找点点。”前半句的意思是,身上被刺三刀,前面进,后面出;后半句则就是讲选择自杀。
袍哥在日常生活、仪式、联络等活动中,经常使用独特的词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黑话”或者“隐语”。
最常用的暗号被称之为“摆茶碗阵”。
“茶碗阵”千变万化,许多是用于联络和判断来者的身份和资历。主人可以把茶碗摆成各种阵式,而来访者则必须有能力回应,并以暗语或吟诗作答。
如果主人想测试来人的身份,他先来个“木杨阵”:茶杯两只,一在盘内,一在盘外。饮者必须将盘外之茶移入盘内,再捧杯相请,并吟诗曰:
木杨城里是乾坤,结义全凭一点洪。
今日义兄来考问,莫把洪英当外人。
除了摆茶阵和吟诗外,袍哥也用手势。据称手势是“百千万变”,不像隐语可以写出,而“必须亲为传受,亲为指点”。
例如关于“五行”是如此表示的:
两脚并拢,双手在头顶相交,代表“金”字;站立,双手在腹部交叉,代表“木”字;蹲下,双手放在膝盖上,代表“土”字;马步,双手举齐耳,手心向上,代表“火”字;马步,双手叉在腰部,代表“水”字。
如果说隐语受标准语言和行业语言的影响的话,那么肢体语言则是由秘密社会自行发明的,充分反映了其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沟通联络、生存,以及开展种种活动的能力。
以其独特的语言进行沟通,既保护其秘密不被暴露,也是身份认同的一种工具。
对袍哥来说,身份认同十分重要,什么背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干什么活,为谁卖命等等,都是马虎不得的。
正如我们所知,家族、会馆、行会等在传统的社会共同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许多边缘化的人群则没有相应的组织保护他们的利益,而秘密社会组织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要。
袍哥这样的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我们很难用简单的好坏来判定它在历史上的角色和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这个组织在形态上已经消失了六七十年,但它形成的一整套仪式、语言和行为模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创造了其独特的次文化。
这种次文化至今仍然潜伏在中国社会,特别是西南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End-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箱:
scb01
pup.cn##
本期活动
你所在的地区在语言、习惯、人际交往上是否还保留着一些地方传统特色?评论区留言和小北聊聊吧!
小北将从留言中选出两位幸运读者,送上今天的主题图书《袍哥: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袍哥: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茶馆》
本书第一版被公认为中国城市史、社会史研究的名著,以史学家之见识、文学家之笔法,摹写茶馆百态,触摸成都历史的脉搏。
豆瓣9.7!这部国剧“天花板”,已成绝唱了吗?
人类高质量阅读,这20本豆瓣高分好书你读过多少?
今年卖得最好的24本书,每本都值得一看
北京大学出版社守护学术的尊严给你精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