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消毒,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各式各样的化学消毒剂。常见的84消毒液、75%酒精都属于化学消毒剂的范畴。但消毒不一定要用化学消毒剂,有许多物理方法一样可以消毒。下面就跟大家介绍几种简单、便捷的物理消毒方法。1、煮沸消毒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注意到,喝了不干净的水轻则拉肚子,重则生大病。但把水烧开后再喝就不会生病了,烧开水的过程就是对水本身消毒的过程。同理,把要消毒的物品放在水中,煮沸后维持一段时间,同样可起到消毒的作用。适用对象:碗、餐盘、筷子、杯子、金属刀具、耐湿热的玩具和织物等。方法: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入锅内,水位浸没,煮沸维持10分钟以上。优点:方便、效果好。缺点:一定的成本(水电燃气费)。2、蒸汽消毒原理上同煮沸消毒。通过煮沸后产生的蒸汽,对物品进行消毒。适用对象:小件耐湿热物品(碗、餐盘、筷子、杯子、金属刀具、毛巾等)。方法: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入蒸锅内隔水放置,水沸腾后维持15分钟以上。优点:方便、效果好。缺点:一次消毒的物品较少,一定的成本(水电燃气费)。3、曝晒消毒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造成微生物死亡;日光照射产生的热效应,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或杀灭微生物。适用对象:纸张、书籍、衣物、鞋子、被褥等。方法:将上述物品放在日光下,曝晒4小时以上。优点:方便、免费。缺点:书籍需翻页,被褥需翻面;可能造成褪色;受天气影响。4、通风消毒通过引入新风,气流流动,将室内空气中病原体稀释和排出到室外,减少感染风险。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应特别注意多开窗通风。适用对象:室内空气。方法:打开窗户,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每天2次以上。通风不良时,可辅以排风扇机械通风。优点:方便、免费。缺点:冬天较冷、夏天较热;受空气质量影响。5、清洗消毒使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清洁双手的原理,并不是杀死微生物,而是通过机械方式冲(洗)掉附着在手上的微生物。适用对象:手、耐湿物品(织物、玩具等)方法:使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等,机械清洗。优点:方便、效果好、成本低廉。缺点:需有洗手设施;频繁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可能导致皮肤粗糙,需注意呵护。织物、玩具需清洗后晒(晾)干。除了以上物理方法外,可能有些人还听说过用紫外线灯、烘干机等消毒的方法。1、紫外线灯作为专业消毒器械,一般用于重点机构的重点场所(如医院配药间、学校保健室)的空气消毒。因紫外线穿透效果较差以及直线照射的特性,对物品的消毒效果比较有限,基本上不用于物品的消毒。家庭中安装紫外线灯,不仅达不到期望中的消毒效果,还可能因误开照射,造成皮肤或眼睛损伤。2、带高温消毒功能的洗衣机常见的高温洗涤温度均在90℃以上,也有部分为60℃,洗涤时间根据品牌的不同各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可有效杀灭大部分微生物,可用于衣物、织物的清洁消毒。消毒效果依据产品说明书及检测报告确定。3、烘干机一般情况下,经过洗涤的衣物已去除部分微生物,再通过烘干机烘干,也能起到衣物、织物消毒的作用。消毒效果依据产品说明书及检测报告确定。作者:张玉成编辑:张鹏责任编辑:樊丽萍*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