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图纸审核制度

发布时间:2022/9/19 20:13:08   

图纸审核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X项目工程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工程图纸审核程序,促进施工人员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点,消除设计缺陷,澄清设计疑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结合本项目具体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审核组织

第二条施工图及设计文件核对分为经理部和综合作业队二级复查制。总工程师和总经济师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本项目的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核。

综合作业队技术主管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管段内的单位工程设计文件逐一审核,同时进行现场核对。所有审核要有可追溯性的完整记录,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统一归口到工程技术部,由工程技术部核实汇总。

第三章审核范围及要求

第三条审核范围为项目部所有到场设计文件。

第四条要求形成过程记录,不仅要记录错漏信息,也要记录正确的信息,错漏信息前面加黑色五角星标示,备注清楚。

第五条要求每次记录前要先写明审核人、审核日期、被审核的图纸名称,审核过的图纸审核人要在上面签字,审完后加盖审核章,装订成完整的施工图。

第六条要求每座桥、涵出具审核报告;路基分段落出具审核报告;每座隧道分围岩段落出具审核报告;总体平、纵断面图出具审核报告。

第四章审核内容及审核过程要求记录内容

第七条总体平、纵断面图

1.平面里程的连续情况:有无短链、长链并标明位置。

2.计算平曲线曲线要素与线路的关系。

3.核对逐桩坐标;核对涵洞中心线里程、坐标;桥梁墩台中心里程、坐标。

4.核对纵断面高程的连续情况,核对纵坡与高程计算值,核对竖曲线半径、起讫点和高程传递的连续情况。

5.核对是否有断高,断高的位置标示。

第八条地质、水文情况

1.审核全线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包括所采用的勘察手段、方法是否合理,勘察资料内容是否齐全,勘察成果报告是否满足设计需要,特别是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分布、地层结构等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措施意见,软土及松软土地基判定依据,地下水、地表水的侵蚀性分析。并加强重点工程勘察成果资料审核,根据审阅结果,从地质角度分析全线工程措施建议,提出补充勘察的建议和意见。2.按照施工材料场地勘察要求,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审核比选和拟采用土源、砂石料试验指标是否齐全,重点研究拟选用施工材料的技术可靠性,并通过全面经济比较审核设计的合理性。3.根据全线工程类型分布、土源分布、土石方调配原则,结合气候条件、工期要求、拟采用填筑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等条件,评价沿线路基填料、土质改良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指导性意见。4.根据拟选用施工材料的性能指标,结合工程类型分布,审核混凝土施工工艺措施,原材料试验指标是否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5.根据设计图中提供的河道宽度及深度,讨论优化最佳施工方案。

第九条路基图

1.核对路基中线位置,左右边线位置。

2.核对路基高程是否与纵断面图设计高程吻合,控制点位置离路基中心是否一致。

3.核对边坡坡率与路基通用断面图和设计说明是否矛盾。

4.核对平台宽度与路基通用断面图和设计说明是否一致。

5.核对边排水沟的沟底高程是否能保持排水通畅,排水方向是否和平面图上的排水方向一致。

6.核对直线段路基断面横坡是否一致,曲线段横坡、超高、加宽值的图中尺寸是否与计算值一致。

7.核对加宽、超高的起止断面是否有图,最大值处断面是否有图,没图时要补上。

8.核对路基防护型式与路基通用断面图和设计说明是否一致。

9.核对软土路基,设计沉降量值,路基因沉降进行加宽填筑值,沉降量是否计入土石方填筑总量。

10.核对路基断面挖/填工程数量、排水工程数量、防护工程数量是否和设计数量表一致。

11.核对本段路基中是否有长、短链,图上标示没有,数量增减没有。

12.核对挖、填路基边线是否在红线范围内。

第十条桥梁图

1.核对跨度与墩台位中心里程的相对位置是否一致,核对坐标计算的跨度与实际标识的跨度是否一致。

2.核对梁长是否有左右不一致的情况。

3.核对桥梁中是否有长、短链,位置在什么地方,不仅在资料中写明,也要在图上标示。

4.核对结构中心与总平面图的中心位置是否一致,在施工放样测量时要引起特别注意。

5.核对墩台帽高程是否符合总纵断面图减去相应的结构高度(梁高、支座高等);

6.核对台帽、墩柱、承台、桩基的结构长度与标高是否一致。

7.核对各部位的砼标号是否统一,有无特殊设计。

8.核对工程数量表中的砼数量与结构尺寸计算数量是否一致。

9.核对钢筋数量表中的重量、根数、长度与结构图中标识的是否一致(钢筋要分编号点根数、复核单根长度)。

10.统计各种设计尺寸的墩台数量,以利加工模板。

11.核对每座桥梁平面图中角度与结构实物角度是否一致。

12.核对桥台、承台等需要开挖处土方工程数量。

第十一条涵洞图

1.计算涵长与路基断面的宽度是否一致,各部分的结构尺寸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2.核对涵洞与两头道路、排水系统是否接顺。

3.核对涵洞中心位置,左右边线位置。

4.核对涵底进出口高程,与设计排水方向是否一致,与两头水沟的地面相应位置是否能保证水流自然符合设计排水方向;接改路时,是否与两头路面高程一致。

5.核对涵洞各部分标高是否有矛盾现象。

6.核对涵洞工程数量表与各部分结构尺寸数量是否一致,钢筋是否一致(钢筋要分编号点根数、复核单根长度)。

第十二条隧道图

1.审核隧道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

2.审核施工设计细则。

3.审核隧道建筑限界与隧道净空断面尺寸,能否满足空气动力学效应及限界要求。

4.审核隧道衬砌支护、洞门设计、建筑材料,轨下基础设计混凝土耐久性、运营通风防灾设计。

5.审核与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照明等专业的接口情况。隧道内设备布置与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6.审核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隧道防水等级、防水方案和防水技术措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合理、安全、经济、适用;审核防水材料的选用是否技术先进、经济、适用,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艺是否方便、安全;审核结构防水接缝(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方案,构造详图是否满足工程防水要求。

7.审核隧道运营通风;设计及计算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合理、正确;风机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运营通风及控制模式是否合适。

8.审核隧道防灾害的设计原则是否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的要求,技术方案、措施是否合理、经济、有效、适用。

9.审核辅助坑道的设置及设计参数。

10.审核隧道施工方法及工程措施,长、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弃碴设计及弃碴协议。

11.审核隧道工程数量、设备和材料数量。

12.审核隧道底部软基处理的设计及监测方案。

13.审核隧道的维修设计是否满足工务养护要求。

第十三条总数量清单

根据总数量清单的格式,统计大家在图纸会审中复核汇总的路基、桥、涵、隧道、防护、排水、绿化、机电、交安及房建等工程数量,与总工程数量清单比对,提出相应的问题。

第十四条内部对问题进行讨论、答疑

项目总工程师应对大家记录中的所有问题进行分析,并组织所有审核人员讨论答疑,以增长大家的知识和达到相互交流、融合大家业务水平的目的,最后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并及时联系项目公司组织设计院答疑。

第十五条审核报告

1.文字报告,内容包括:审核的图纸名称,审核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现的所有问题的文字叙述或问题清单(指自行讨论、答疑后剩余的问题汇总)。

2.审核过程客观记录。

第十六条图纸整理要求

1.复核图纸装订清单。

2.附相应的图纸设计说明。

3.根据清单清齐所有图纸。

4.最后附图纸审核记录和审核报告,并加盖审核章。

5.装订成册,交与综合作业队施工和存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6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