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汽车的操控性到底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5/3/9 13:05:25   
你不懂“操控”,那是你还没开过宝马。为了更好“操控驾驶感”,专门给我的BRZ改装了悬挂、刹车、转向,结果就是媳妇一上车,呵斥地问我,你这车怎么越改越破烂了?当我们评价一款车好与不好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一个关键词“操控”,但是“操控”跟汽车的其他的动力、空间、配置等关键指标相比,似乎又不太好量化,所以大家一听到“操控”的时候,往往就是一头雾水,甚至觉得“操控”像一门玄学。那问题来了汽车操控性到底是什么?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汽车理论》()中,操控性还有另一个同义词——操控稳定性,是指在驾驶员不感觉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直线或转弯)行驶;且当受到外界干扰(路不平、侧风、货物或乘客偏载)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性能。用大白话来解释呢,一个是我们开车的时候,通过转向、悬挂、车轮这一整套系统,能够实现指哪打哪,越是精准越是听话,操控性就越好;另一个则是车辆能够在极限的场景和动作下,能够尽可能的稳定。围绕着操纵性和稳定性,我们就建立了一系列丰富的评价体系。在客观的数据角度,国标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中就有7个大项目上百个小项,在操控稳定性测试里面,会有一套包含扭矩方向盘、高度计、轮速传感器、惯导系统、踏板力传感器、转向机器人等N多传感器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开个几分钟就能有能给你出上万页的报告。所以说这个操纵稳定性是有数据可循的,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没有具体评价标准的。当然这个国标也只是推荐标准,依据国标,每个本土汽车厂会根据国标的基础对一些测试项目进行修改,以及达标的成绩进行调整,以满足自家产品的开发,当然,某些连中国路试团队都没有的车企除外。只有客观的数据也是不够的,因为某一个操控体验的项目,往往不是调整一两个指标就能去改善的,这个时候还需要比较主观的评价体系。这个车企一般还会有专业的试车手以及各种各样的专家去做主观的打分,通过主观的评价打分来进一步优化操控表现。既然有了这些标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操控性的指标我们应该去看?反映到我们的车上,比较好理解的,我认为有几个关键部位可以去参考。第一个就是转向系统,这个应该是最能直接感受到操控的地方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方向盘,要做到转向虚位合理、迅速且精准。虚位太小,会导致我们开起来要死死握住方向盘,不然很容易跑偏,而虚位太大就会开起来软绵绵的。第二个就是悬挂系统,这部分主要起到支撑和减振作用,在不同的路况下,整个车身的控制、稳定性,都由它来决定。再举个例子,现在市面上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但是很少有电车敢去聊自己的操控,其中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在续航的“军备竞赛”里卷了起来,电池越加越沉。而整个电池包又布置在底部,虽然重心降低了,但是一块kg的电池放到了电池底部,对于转向、悬挂这些横向的操控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想象一下,我们以前就是背一个小书包上学,现在让你背上两袋五十斤的面粉,你旋转的时候会不会迟钝。不仅如此,车变重了,相应的惯性也会更大,那在加速刹车的时候对于避震的压力也会变大,刹车距离、车身姿态这些控制都成了问题。市面上的电车几乎我都开过了,但是底盘感受非常一致,中低速悬架贼硬,碰见坑洼感受特别明显,遇到减速带的时候,再好材质的悬挂也是当当两下,高速经过起伏路面又是忽忽悠悠跟船一样。直到我开过了极星2这款车,让我留下了感动的眼泪。首先是转向,低速时候只要手掌轻轻用力,侧向加速度也就来了,似乎TA已经读懂了我的心思,更为关键的是,转向力矩的上升也足够线性,不会出现那种速度起来转向太“贼”的情况。同时在悬挂和避震上面,原厂Ohlins22段手动可调减震器,调到比较软的舒适模式以后,对于低速时候对于减速带冲击过滤非常好,具体来说就是前轮滚上减速带,没有硬碰硬的感觉,接着滚下减速带与地面接触,这个过程悬挂对于车头的下拉也不明显,整体姿态控制非常好,这在电动车里面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刹车层面,这里也得表扬一下,因为电动车在刹车时候,都要考虑到电机反转磁场的能量回收,如何调整不同的车速下,电机刹车和卡钳刹车的介入比例,这个是非常难调的,很多车企就调不好,干脆直接把滑行能量回收做大,所以我们就容易晕车了。极星2是既可以实现单踏板,但同时还有完全媲美油车的刹车脚感。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新能源领域一直要弯道超车,但是很多人一提到电动车的关键词,还是“晕车”。其实我们从操控层面的调校也能看到一些端倪,我们在客观的数据调校层面,不缺设备,每个车企也都有专属的评价体系。但是,为什么迄今为止,所有电车里面,也就极星2开起来有质感,我觉得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操控性的调校,是一个需要非常多经验积累的岗位,我们在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束以后,主观评价不太好的地方,我得知道要调整哪些关键客观数据,才能让侧倾变小,能让横摆曲线变直,这个knowhow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积累。调车就跟品酒是一个道理,只有身体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搞得出成绩,极星就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品酒师”,JoakimRydholm。其次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市面上很多新势力,一年一款新车,但是要知道一年一款这样的进度,路试和调校都来不及做,车机软件可以OTA,但是这种硬件操控的调校,是需要时间,一点点根据路试数据调出来的,极星2的团队从瑞典一直远征到中、美、英、德甚至极地地区,不断的调整和数据积累才实现了现悬挂、刹车、轮胎、转向以及动力输出的完美平衡。一台操控好的车能够让你“指哪打哪”、“心随所动”,能够开的更快、更稳,能让你在山路驰骋。很多说我不需要操控性,我只是当做一台代步工具,但是一台操控性好的车,也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驾驶信心,让你不需要特殊的驾驶技巧,就能自信、完全掌控,甚至在危险到来之时,救你一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