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智能电动床行业专题报告海外市场先行,内销

发布时间:2023/1/20 21:49:54   
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014/4992915.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蔡方羿,米雁翔)

1智能电动床:智能家居领域的高潜品类

智能电动床具备智能调节/监测/反馈等功能

健康睡眠领域的领军产品——智能电动床的需求或随居民健康意识及消费认知的培养而持续扩张。智能电动床产品相较传统床拥有智能驱动以多区域调控床板曲线、简易交互、实时身体机能监测等功能,具体体现在如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床板角度适配用户各需求场景、缓解用户打鼾症状等。且与智能家居产品演进路径相似,未来也将进一步基于多维传感器和统一平台实现跨产品、跨场景的物理互联、数据互通。除技术进步创造的先决条件外,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管理类消费意愿为产品功能扩容注入需求端动力。

目前市场上90%的“智能床”都只是电动床1,即仅拥有电动调节功能,而不具备数据采集、算法分析及基于此实现调节并最终提供整套睡眠解决方案的能力。简言之,狭义的智能电动床为是在电动床基础上由数据深度赋能的产物,本文的探讨范围为广义范围的“智能电动床”,即与传统床有显著区分、至少具备智能调节功能的床类产品。

智能电动床经多年发展,其功能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现代意义上居家场景中的智能电动床可追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到21世纪在实现电动化角度调整方面已拥有较充分的技术储备,如可以分段抬起床头和床脚;s大数据赋能下智能化的电动床逐步兴起,其可监测用户的身体数据助力健康管理,并就其他可选功能(如配置床底灯、USB接口、音响,实现按摩功能等)不断补位;目前智能电动床正朝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的方向演进,如基于实时数据分析通过温度、角度等方面的调整助力提升睡眠质量等。

“可调节床架(电机及支架)+床垫”模式的智能电动床为主流。智能电动床角度调控的功能主要由所配备的电机电控、基于驱动原理实现,而实践中可经由两条技术路径,其中较常见的为“可调节床架(电机及支架)+床垫”组合模式(即智能床架模式),如麒盛科技、梦百合、匠心家居等智能电动床头部出口企业及芝华仕、顾家家居等智能电动床新兴内销企业的主流产品;另一路径则是“可调节床垫(即床垫+内嵌电机及支架)模式(即智能床垫模式),是以床垫为功能性载体,以敏华控股并购且代销的乐德飞翼品牌旗下智能床垫产品为主。

线性驱动器与机构件搭配,实现智能调节功能

智能电动床直接材料约占成本的87%。就目前主流的仅具备角度调控功能的智能电动床而言,根据麒盛科技数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占营业成本的87%、7%和6%,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其中核心材料为电器部件。而若进一步考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智能化所需的传感器、芯片等结构部件,材料成本占比或将进一步提升。

智能电动床核心部件为电器部件,可占智能电动床成本的28%。产品原材料中,电器部件、钢材成本占比较高,分别约占营业成本的28%和8%,其他主要原材料还包括包装材料和木板(分别占比7%和6%)。智能电动床的电器部件包括线性驱动器(电机)、控制盒、遥控器及其他相关配件,其中线性驱动器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将电动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推杆的直线运动的机械装置,优质产品具备低噪音、强动力、高安全等特点,直接决定智能调节功能的实现效果及智能电动床的使用体验。

电器部件既有自制也有外购:1)麒盛科技等企业外采线性驱动头部品牌商产品(如德国Okin)等,在外部供应商中,海外品牌如德国Okin、丹麦Linak等技术实力较强,据智能电动床品牌在各自线上旗舰店的介绍,索菲莉尔、慕思、顾家家居、芝华仕等均宣传使用Okin产品;同时,近年国内线性驱动器厂商如捷昌驱动、凯迪股份、豪江智能等也逐步成长并着力提供较高性价比产品,梦百合、顾家家居等品牌也与其形成供货合作关系。2)匠心家居等则通过自制供应,匠心旗下子公司美能特机电负责电机及电控装置的生产销售,在支持内部生产领用的同时,对外销售的持续贡献收入也体现产品的技术积淀及市场的认可度;敏华控股通过收购钰龙智能进一步垂直整合,在功能沙发领域已培育自有铁架和电机。

铁架(金属机构件)则配合线性驱动实现调节功能。相较传统床体,智能电动床在床架中包含铁架,以随线性驱动控制实现多部位的角度调节。铁架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占智能电动床总成本的8%。

电子元器件赋能,推进智能睡眠体系建设

电子元器件助力实现数据的收集及智能决策,将大幅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在配备高性能线性驱动器保障智能电动床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电子元器件(主要为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亮度传感器等)的引入可以使得电动床产品实现智能化,即通过传感器获取用户及周边环境多维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对其进行深度分析以指导驱动体系进行更智能的角度调整及更广义的终端反馈(如提供睡眠质量报告、感应夜灯、声波按摩等)。而在单品智能的基础上,将产品数据接入平台云端实现跨品类的数据互通和物理互联,达到系统智能化的最终效果。

更高维度智能化的实现将进一步丰富智能电动床领域的企业类型,融入价值空间更广阔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一般情况下此过程依赖外部智能硬件设备商、互联网平台商、相关技术服务支持商等环节的全面赋能。

部分智能家居厂商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能力,升维产品功能、拓宽应用领域。如麒盛科技已在其产品基础上安设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生理体征传感器”能够长期稳定地记录睡眠数据及精准监测多项生理体征;同时公司已搭建后端管理平台,在康养场景中得以系统化智能监测反馈用户健康数据,推动智能健康管理模式加速落地。(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海外渗透率持续提升,制造端份额集中

目前智能电动床需求集中在海外,以美国为代表的智能电动床市场快速发展。美国消费群体对智能电动床的认知较成熟,加快从原先医用场景到以年轻群体代表的卧室场景的过渡。据麒盛科技公告援引ISPA数据,美国智能电动床的销售额(仅考虑通过床垫企业间接销售的量)由年的2.04亿美元增长到年的6.16亿美元,CAGR达20%。近年(包括通过床垫企业间接销售和向零售商直接销售的量)销量和销售额均仍呈现较高的复合增速,-年4年CAGR分别为19%和16%,年销量为万件、销售额达12.02亿美元。

美国智能电动床渗透率逐年提升,年出货均价有所反弹。尽管美国智能电动床销售增速有所波动,但其渗透率持续上行,据麒盛科技公告援引ISPA数据,年美国智能电动床渗透率2达14.08%。同时,行业出货均价在-年下降,而在年有所回升(均价为美元/件)。

与床垫的渠道类似,美国智能电动床销售端的主要企业包括知名床垫品牌商(泰普尔丝涟、舒达席梦思等)、零售商(梅西百货、爱室丽等)及智能电动床品牌商(幻知曲、礼恩派等)。其中床垫品牌商以及零售商多采用OEM/ODM的模式生产,而电商渠道中,平台或保留智能电动床制造商品牌或亦采用OEM/ODM模式。

据CaringHome和头部品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9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