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优势 >> 无知,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了解儿童敏感期,
如果你是一名厨师,在尝过一道美味佳肴后,是否特别想知道正宗配方是什么,借此复制这道佳肴?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在到手一台新机器后,是否想马上查阅说明来弄清楚这台机器的功能和构造?
每一个人,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总是想有操作手册或者指南,可以让我们更快入门或者掌握ta。
但是初为父母,在面对一个出厂设置未知、属性未知的小婴儿时,而且没有任何说明书的情况下,都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有多少爸爸妈妈,备孕前后看了N多书、N+1个专家讲堂,指导起别人头头是道,但是面对自己的娃,却有原地爆炸的感觉呢?
又有多少爸爸妈妈,一路摸爬滚打、磕磕绊绊下来,才发现当时孩子的执拗表现,父母如临大敌的戒备,仅仅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崭新节点呢?
恭喜你,现在终于有一份《孩子使用说明书》,供父母们借鉴参考了!
它就是由留美早教专家李芷怡撰写的《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与一般埋首于故纸堆的所谓专家不同的是,李芷怡在去美国深造之前,曾从在国内的北上广地区,从事过蒙台梭利幼儿园的执教工作。因为深感自身理论学习的不足,她又毅然决定去美国进修教育学,并且纽约、洛杉矶等几大城市教师培训工作,并为他人提供育儿咨询和指导工作。不仅如此,她还是2个孩子的妈妈。
独特的个人经历,让这本《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既有理论干货,又有案例指导,方便父母们学习、实践。
那么,什么是儿童的敏感期呢?为什么要重视孩子们的敏感期呢?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儿童敏感期的前生今世
提起儿童敏感期,我们就必须先介绍一位20世纪初最伟大的女性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
年,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伦敦史蒙台梭利继承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对于儿童的独立性的思考,发展出了对于儿童精神成长的理论研究。
在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荷兰科学家雨果·德弗里斯发现,蝴蝶幼虫必须啃食娇嫩的叶子为食。但当蝴蝶幼虫破壳而出时,它们会依靠对光线的敏感度,而找到蝴蝶妈妈为它们准备的嫩叶芽。
依靠对光线的感知,幼虫慢慢地爬上树梢,并找到了在枝头的嫩叶芽生命初期最渴求的嫩叶芽。
有趣的是,当幼虫成长为大一点的虫子,可以吃绿叶纤维比较粗糙的事物时,它们对于光线的敏感性,就奇迹般地消失了。
德弗里斯就把蝴蝶幼虫这个生物出生时期的特点,称为敏感期。蒙特梭利就借用了生物学上的这个概念,来阐述幼儿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被外部环境所激发的,而是受到儿童敏感期的本本能来引导的。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都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他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期都是这种“内在生命”自然展开的结果。
当他们准备好要获取语言时,也就是进入到了语言敏感期,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吸收在周围环境里听到的话语;当他们准备好要用双腿学习走路时,他们也会自然地喜欢蹒跚学步,永远不知疲倦。
简单点说,什么是敏感期呢?《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书中是这样定义的: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岁期间的某些阶段,会由于内在的发展需要对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从而努力从环境中吸收、学习,以满足成长的需要。
二、儿童敏感期的重要性
每对夫妻在拥有孩子之前,都会畅想过自己宝贝的样子。他们应该听话、守规矩、讲礼貌、热爱学习。但是等我们真正开启育儿模式,才发现孩子们的表现与我们的期望值背道而驰。
我们总是很困惑:
孩子为什么爱吃手?孩子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当你捡起来又再扔掉?孩子们为什么突然变得骂人、打人、无理取闹?面对这些情况,父母究竟应该鼓励他们,还是阻止他们?
其实,上述这些行为都可能预示0-6岁的宝宝,进入到了某一阶段的敏感期。
很多父母,如果孩子的敏感期不甚了解,就很容易陷入固有思维,忽视他们某个阶段的特殊表现,认为是孩子故意和家长作对。这就错失了利用敏感期挖掘孩子潜能的最佳阶段。
如果我们忽视甚至遏制孩子敏感期的发展,孩子们的“精神胚胎”就无法得到充分发展。这些“问题”孩子就会再青春期时用叛逆的形式反抗父母。
如果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平稳渡过敏感期,那么他们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圈新的层面,并为进入下一个敏感期做准备。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敏感期一旦过去就无法追回。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如果能抓住孩子的敏感期,给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助其成长,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尤为重要。
三、如何利用儿童敏感期引导孩子?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将0-6岁分成5个阶段,分别是0-2.5岁,2.5-3岁,3-4岁,4-5岁,5-6岁。
这是根据蒙台梭利对儿童地观察和研究,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0-6岁、6-12岁、12-18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0-6岁的幼儿阶段。
在幼儿阶段里,0-3岁的幼儿前期,被认为是儿童身心各种能力发展的奠基时期。所以我下面就根据书的内容,梳理一下0-2.5岁、2.5岁-3岁的敏感期特点和父母如何引导的相关内容。
1.0-2.5岁
视觉敏感期:
在所有感官中,视觉是最先发育的。但是刚出生的宝宝,视力发展并不完善,在视觉敏感期到来时,他们会对黑白相间、明暗反差很大的图案感兴趣。
父母如何引导:
父母需要多给宝宝们准备符合他们口味的的东西比如黑白图片、人物肖像画、黑白图片等。
听觉敏感期:
对于进入听觉敏感期的宝宝来说,周边环境并不是越静越好。也不要故意嗲声嗲气地和孩子说话。
父母如何引导:父母可以引入一些“噪音”,比如发声玩具等,锻炼他们的听力,但要注意适度。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也要注意语音语调,尽量用清晰、缓慢、重复、简短的语言和他们沟通。
口腔敏感期:
在口腔敏感期来临时,孩子们会用口腔来探索、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吃手、抓咬一切能拿到嘴边的东西。小宝宝咬人,可能时为了缓解不适;稍大一点的孩子咬人,可能是想表达情绪,比如喜欢、高兴等。
父母如何引导:
父母不要阻止孩子吃手或者咬东西,更好的方式是不打扰,但是提供安全、卫生的探索工具。当孩子咬人时,也要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手的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后期,手的敏感期就来临了。儿童是用手来感知世界的。剥夺他用手的自由,也就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
父母如何引导: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更大、更安全的探索空间,让孩子可以通过抓、捏等练习手的灵敏度。当孩子打人时,要给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