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丨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发布时间:2023/5/9 23:48:51   
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https://m-mip.39.net/pf/mipso_7701948.html

认知陷阱1:过度自信。“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每个人都相信人终有一死,除了他自己。每个人似乎都认为自己属于统计数据以外的人,或者说是得到命运垂青的幸运儿

生活中亘古不变的规律是,只有20%的人能跻身前五分之一

过度自信正是自欺的一种。自我欺骗不仅仅是内向的、防御的,而且具有更多外向性和自我服务性

千万不要低估那些高估自己的人

搞发明创造是一回事,做投资却是另一回事。在投资中如果总是过度自信,迟早会被市场痛击

过度自信的人容易产生控制错觉。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控制错觉”当中,在股市中也同样如此。过度自信地倾向在投资者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与其他大多数人相比,投资者往往更能夸大自己的技能,更会否认机会、运气的作用。他们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低估相关风险,就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那样,以为可以通过模型完美地控制风险,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控制错觉。过度自信在投资中的另一个典型体现是择时。散户一般都非常相信自己对时机的把握能力,他们在认为有机会时买进,稍有风吹草动就抛出,于是频繁进出市场。殊不知,盲目的择时行为不仅会打断复利的累积,还会错失创造收益的重要时间窗口。

投资时过度自信的人还容易犯追高追涨的错误。这主要体现在牛市当中,每次牛市来临,乐观的人们就开始相信这一次将与过去不同,新的纪录将被创造,于是在点的时候遥望点,点到了又觉得会突破点

刚起步的时候,散户一般还比较谦虚,还会咨询一下专业人士的看法,但是一到牛市高潮的时候,散户就摇身一变而成“股神”了,那时候他们就要开始向专业人士提供投资指导了,而这也被认为是牛市到头的特征之一。自信是一种美好的品质,适度地“盲目自信”有益于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甚至社会的整体进步

破解之道1:认识你自己。“承认无知是智慧的开始”

95%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他的个性便很可能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在一些情况下,群体的行为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等特点

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群体结合,人群中的我们所踩过的认知缺陷的雷可不止一个两个。“过度自信”就是其中打头阵的那一个,其余的还有我们接下来要讲到的贪婪与嫉妒、急于求成、禀赋效应、损失厌恶、避免不一致倾向、锚定效应、被剥夺超级反应、无为综合征、过度悲观、盲目从众、线性思维、故事思维等,总有一款适合你。所以芒格说:“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最大的投资错误不是来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来自心理因素。他详细列举了影响投资最主要的七个心理因素:贪婪、恐惧、自欺欺人、从众、嫉妒、自负、妥协。霍华德给出的忠告是“认识它们”

乔治·索罗斯则善于认识自己的错误:“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索罗斯给出的忠告是“自我批判”

认知陷阱2:贪婪与嫉妒。“最令人头疼的事莫过于看到朋友发大财”

让每个参与者都“预期能够赚一大笔钱”正是彩票或者赌博机制的心理奥秘所在,虽然参与者知道彩票中奖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仍然有许多人乐意参与其中。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相似之处。投资虽然专业度很高,但是参与门槛却很低,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体会一下幻想一夜暴富的快感。这种幻想激发了我们的贪婪,而贪婪将投资者推向深渊。

“嫉妒”还有个非常有趣的特征,它只会发生在相邻的阶层,而不会跨越多个阶层。

嫉妒可以说是贪婪的孪生兄弟,但是芒格认为相较于贪婪,嫉妒在心理学中所受的重视不够。事实上它对投资有十分直接的坏影响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一夜暴富的财富故事天天占据着人们的眼球,贪婪与嫉妒就如同插上了会飞的翅膀,“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贪不妒何其难!

破解之道2:保持理性。“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己”

投资的要义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种种心智缺陷,然后用坚定的自律精神使自己尽量保持理性。芒格说过:“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理想性格(投资性格):毫不妥协的耐性,自律自控——无论遭受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动摇或者改变原则。”

良好的自我认知加上强大的自律性

如果说持续学习是让自己保持理性自律的法宝,那么“自我批判”则是另外一件利器

投资与其说是为了战胜市场,不如说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很多人把战胜别人作为人生的目标,其实那是搞反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上永远有比你更强的人。以战胜他人为目标,你的内心将永无宁日。投资之道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一个能够克服自我弱点、不断自我进化的人才是投资中的强者。

《思考,快与慢》中,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人的大脑存在两个系统,他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两个系统分别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系统1代表直觉,系统2代表理性。系统1的操作是快速的、平行的、自动化的、不耗费资源的、联结的、内隐的(无须反省),并且通常是情绪驱动的,它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所支配,因此很难控制或修正;系统2的操作则是缓慢的、系列的、控制的、耗费资源的、不容易出错的、存在意识控制的。

系统1和系统2地位孰高孰低呢?通常来说,系统2会默认自己是当家作主的人,但其实系统1才是真正的主人;系统2比系统1高级,但系统1具有决定性。进化过程中,往往越原始、越本真的东西,越具有决定性,系统1的模式内置在基因中,可以快速且自动地启动,而系统2的启动则很难。

卡尼曼提醒,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衣食住行”等98%的日常决策依然可以使用系统1;人生最重要的20~30次决策,则要使用系统2。投资决策属于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自知之明,所以更需要依靠系统2而不是系统1的力量。如果使用直觉进行决策,就会掉进种种认知误区之中。

属于系统2的思维方式包括逆向思维、长线思维、周期思维、概率思维、辩证思维、未来思维、价值思维等

认知陷阱3:急于求成。“人类本能地渴望立竿见影的效果”

人类总是很着急,现代人尤其如此。从商的希望自己一夜暴富;当父母的希望孩子快速成才,总担心他们输在起跑线,恨不得在娘胎里就开始进行早教;写文章的希望自己一夜成名,张爱玲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人类本能地渴望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快速赚钱上尤其热情

神经科学研究证明,每当我们得到一点奖励,我们的一些神经元就会产生多巴胺,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喜欢获得正面的新信息、获取他人的赞赏或者物质鼓励(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礼物),如果我们所买的股票每次看时价格都在上涨,每次打开交易账户时代表财富的数字都往上跳一下,那简直是再令人开心不过了。

短视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

渴望一夜致富是相当危险的

一般来说损失带给人的心理刺激是收获的2倍,这意味着每次股价和账户数字的下跌都会给你带来双倍“痛击”。所以,频繁查看股价和账户是一种积极地寻找痛苦的行为,既然如此,又何必为之呢?

短视和急功近利还容易将长期问题短期化

破解之道3:长期主义。“时间的妙处在于它的长度”

时间的妙处在于它的长度

金融市场就是财富再分配的系统,它将金钱从没有耐心的人手中转移到富有耐心的人手中。

漫长的等待更多地意味着煎熬,因为短视、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暴富更符合人性。

人性总体上乐观多于悲观

人是万物的尺度。用长期的眼光来看,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进程虽时有坎坷,也时有倒退,但整体上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文明在不断累积,经济在持续增长,股市也整体向上。归根结底,或许是因为人性总体上乐观多于悲观

在青年时期,人的乐观情绪持续增强,然后达到一个稳定期,随后在老年时期开始下降。但即使那些处境糟糕的人,即经历过人生磨难的人,在放眼人生未来时,也会感到乐观

我们常常认为,生活中的不幸或悲剧性事件会让人彻底改变自我,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可怕的事情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你,被诊断患有某种疾病或经历了一场危机的人,仍然对未来以及未来的生活抱有信心

克服及时享乐,学习延迟享受。坚持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是破解急于求成之症的对症之药。

人的本性是短视的,所以长期主义要求你反人性

投资者能够拥有的最大边际优势,就是拥有长线导向思维

认知陷阱4:禀赋效应。“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心理学上把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现象命名为认知失调,而这也是股市投资中常见的错误。我们所钟爱的股票跌了,为了掩饰判断失误,我们往往将原因归咎于市场不好、庄家洗盘等其他问题,而不去正视这只股票本身基本面可能受损的真正原因。

“一贯性原则”十分强大,为了保持一贯性,人们会不断寻找能够证明自己行为正确的证据和理论,忽略或歪曲那些与之相反的证据。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摩斯梯尼所说:“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说得极端一点,“死不认错”是人类的本性

最难的不在于接受新思想,而在于如何摆脱旧思想的束缚

即使你看到了很多不利于大盘走向或持有股票的负面信息,你也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还为此百般辩解。而一旦陷入这样的认知误区,当心!你可能要被套牢了。

破解之道4:安全边际。“做投资如烹小鲜”

克服傲慢,保持谦虚是致良知的关键,但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呢?王阳明的药方是“无我自能谦”——无私忘我的人才能始终保持谦虚。

“禀赋效应”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执念,认为自己拥有的便是最好的。以王阳明和稻盛和夫的“无我”来破除这种“我执”,无疑十分对症。

根据最新科学实验的结果,所谓“自我”可能是自然选择制造出来的最大幻觉

既然连“自我”都可能是虚幻的,那么我们对物品的“禀赋效应”便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投资这个行业有句谚语:有胆大的投资者,有老道的投资者,但没有又老道又胆大的投资者

“聪明人和高杠杆的组合往往会以惨败收场。”聪明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都在杠杆之下覆灭,何况是广大普通投资者。巴菲特说投资最重要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还是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是坚决牢记前两条。”投资最重要的是不亏钱,一旦亏损了本金,就意味着你再也回不来了。

巴菲特又说:“我首先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4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