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发展 >> 为什么我说,这时候用无人机京东是在作秀
在我具体说明之前,首先有三点是要澄清的:
第一、感谢疫情期间,京东等物流企业给老百姓民生保障做出的贡献;
第二、这篇不是京东竞争对手花钱买的黑稿;
第三、本篇只是针对疫情期间京东消费大众的不妥行为,并不针对京东,换其他企业如此行为,小编一样反感;
新闻一:配送机器人支援武汉抗疫一线
2月6日,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第一单送货。地点,就在武汉!京东物流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冲上一线,接替京东小哥成为了物资配送的重要力量。将承担起从武汉市医院间的全部配送任务。
小编了解到,目前专业人员已经完成了地图采集和设备调试,全方位收集了路面信息。不仅能够助力医疗物资高效顺畅地到达抗疫前线,更可以使市民从机器人手中接收自己的货物,避免与他人产生面对面接触,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让配送和接收更加安全,为医护人员和消费者带来安全感的提升。
京东物流的工作人员告诉小编,不仅武汉一地,在贵阳、在呼和浩特、在所有力所能及的地方,京东物流都在积极开展各项科技物流和智能配送服务,利用无人机、智能配送机器人和全自动化智能仓等前沿技术应用的独特优势,全力以赴支援疫区物资运转和配送。
秀点:效率低,无实战经验
通过百度地图可以看出,从武汉京医院,大概有米左右,而且几乎是一条直线。预估送货机器人的速度和步行差不多,大概要花8分钟,路上一个红绿灯,总共10分钟可以完成一次配送。
如果说,京东真的指望用机器人代替快递员,且技术应用成熟,想必不会选择一条如此简单的线路。
新闻二:战疫!白洋淀封村封路送货难物流无人机搭“天梯”
“巴经理,我们这里进村的路被阻断,订单无法配送,请求无人机支援……”
年后,京东物流X事业部无人机研发负责人巴航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对方是河北省白洋淀地区京东安新营业部的站长邓华山,他表示在近期的配送任务中遇到了困难。
“我们这里本来地形就很复杂,现在由于疫情影响,封村封路,有货送不出去,希望无人机能给我们帮帮忙!”
疫情就是责任。巴航了解对方的具体困难之后,马上召集无人机团队的四个同事商量解决办法。几个小时后他们抵达白洋淀的安新营业部,并对周围的环境和飞行路线进行勘测。
秀点:飞一次价格不菲只为作秀
大家都知道,京东X事业部的无人机团队是独立运营的,且无人机的飞行“明码标价”去年京东“”全球年中购物节时,京东联合重庆市商委、重庆南岸区政府连续三天在重庆南岸区进行了“京彩南岸”无人机光影盛典。据悉价格在大几百万。
而京东集团内部,就算只是调用无人机参加静态展示,也是需要向无人机团队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
而且,从新闻特写可以看出,这次“特殊的包裹”是药品,想必不用小编挑明了吧。
说在最后的话
一辆造价不菲的自动送货车,一架连内部飞都要花不少钱的无人机,实际发挥作用并不大,为什么不用同样的钱,干更有价值的事情?
小编对于京东一直在技术领域的开拓深表钦佩,也非常期待技术的应用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只是,还没到时候,偏要拿出来说事,就难免有作秀的嫌疑。表面上是为防疫打气,认真探求却是心态扭曲的企业公关借势营销,蹭热点,说空话,干假事。浪费防疫热情,浪费人民信任,浪费公众资源,可谓“三浪”策划。
此风不可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