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了,日间行车灯的功能似乎还有些人不认可或不了解——甚至认为这种灯光是为了炫耀车辆的“先进”,殊不知入门级5万左右的量产汽车都有配备,且未来很有可能想胎压监测系统一样成为汽车生产的安全技术标准之一——日间行车灯不是装饰,而是安全警示灯光。日间行车灯的起源日间行车灯不是“白昼照明灯”,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点个照明灯属于“吃饱了撑的”。不过在光线过于充足的环境中,高强度的照明灯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比如在高纬度的北欧瑞典,常年白雪皑皑的道路加上强烈的光线,这种环境必然会快速的造成视觉疲劳。而且在高强度的白底色环境中很难发现浅色物体,比如一台白色的汽车——然而白色汽车是全球保有量最大的一类。有过雪山登山经历的人应该理解“雪盲”的可怕,一旦失去识别能力则会失去方向。那么在这种环境中驾驶汽车则有很高的概率失控,假设此时道路对向驶来一台浅色的汽车而没有被及时发现,两车迎面碰撞的后果会怎么样呢?后果想来是很严重的,但实际情况会比想象中的更严重;因为在下意识的作用下驾驶员会扭转方向盘躲避,此时碰撞的角度则为车头两侧的碰撞。车辆两侧的碰撞——25度偏执碰撞,近期知名度较高的帕萨特碰撞测试足以说明碰撞的结果会有多严重。由于这一角度的碰撞案例越来越多,于是全球各区域的NCAP机构都加入了这项测试。只是单纯从车辆结构的抗撞能力提升保护等级,这是标准的“治标不治本”。想要治本则需要降低此类碰撞的概率,于是出现了“日间行车灯”。日行灯起源于瑞典,利用亮度超过自然光线的LED灯珠或卤素灯泡,在白天也会显得非常的奇怪——普及初期是会感觉奇怪的,但是在感觉奇怪的同时,至少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其他机动车都发现了这台“奇怪的车”。这种灯光似乎起到了很有效的警示作用,事实也确实如此。瑞典自普及日行灯以来交通事故率直线下降,随即欧洲很多国家开始进行了同样的设计,交通事故率也有15%~25%不等的下滑。至此,日间行车灯成为了安全警示灯光。鉴于其低成本以及大作用的特点,这种灯光成为了欧美各国汽车领域的安全制造标准配置,没有灯光的车辆就像没有ESP车身稳定系统的车辆,在很多国家是不可以上市销售的。随着中国汽车文化的逐渐成熟,日间行车灯的巨大作用也逐渐被认可,各大车企也纷纷效仿欧美将这些重要的安全配置列为标配;目前的量产车除了极少数的入门级车的低配车以外,其他等级的大部分车辆都有这项配置,当然老旧车型没有日行灯的还有很多。综上所述,日间行车灯并不是一种装饰灯组,虽然可以利用LED灯珠或灯做出一些很漂亮的形状,然而这是在不得不装的前提下为了让车辆更美观——无可厚非。所以对于日间行车灯不应该排斥,没有这项配置的车辆也建议加装一组,哪怕起到一次自己没有发现的作用,这种灯光的价值就算充分体现了。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责编:天和MCN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