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大开眼界视光学苑直线机的训练方法,懂

发布时间:2022/5/17 14:01:11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9.html

第二章视觉优化训练系统应用操作规程

第一节近点训练

1.训练的目标与价值:

“近点训练”的训练目标首先是有效挖潜、拓展眼睛的正向调节力。“近点训练”不仅能够使得我们的眼睛具有更高、更好的正向调节能力,优化增强我们眼睛的看近能力——这对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控制近视眼的发展尤其重要。而且也是消除视疲劳、改善眼睛视觉状况的有效方法。

应该指出,系统完善的“近点训练”其更重要的价值还在于能够全面提高眼睛调节的质量、迅速显著改善视网膜的成像效果——这里既包括调节的精度、调节反应等,也包括让成像点位置更靠近黄斑中央、让成像满足黄斑区凹面形态的特征。完善“近点训练”是对眼睛综合调节能力的改善,能够有效改善视网膜上的聚焦成像状况,弥补眼睛固有存在的一些视光学缺陷,确保影像更加符合黄斑中央成像的需求。

所以,规范的“近点训练”是我们“视觉优化训练系统”最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也是能够直接提升被训练者视力状况的有效方法。

2.操作方法:

(1)常规近点训练:首先帮顾客调整好座位高度,选择一个让身体状况特别舒适的姿态。调整牛眼视孔距符合眼睛的瞳距,把眼睛矫正成大致的正视状况,然后测量确定眼睛的“近点”:——用“近十字”视标慢慢向眼睛靠近,直到视标中间方格的棱角变圆,不再是直角为止——青少年儿童的“近点”多数应该在10厘米以内。若在10cm处仍看清方格的话就将视标停在10cm处,增加凹透镜,直至方格棱角变圆为止,记录下方格变圆之前镜片盘内的负载量,这里有一个换算公式:1/距离(M)=屈光度,同样1/屈光度=距离(M),当视标在10cm处时产生的度数是10.00D,如果镜片盘中是3.00D的话,带入公式为1/10+3=0.,此时的单位是M,我们最终要的数据是以CM为单位,所以填入表格内的数据就应该是7.7cm。

近点测量好之后可开始近点训练,首先将视标调整为标准的“近交叉”视标,一样在镜片盘中放置顾客的矫正度数,然后,双眼同时增加凹透镜,直到横线和竖线清晰度出现差异——通常基本上是横线清晰、竖线模糊。这时,让顾客努力去看视标,看看是否一会就全部一样清晰了(10秒钟左右),若10秒钟左右还全都清晰的话就继续增加负载量,若10秒钟左右视标没有变成一样清晰,就记录下能看到全部一样清楚的度数,此度数就是我们要测量的近点稳定量,稳定量测好之后,在稳定量的基础上给顾客适量增加负载量,这时在等候时最好我们的视光顾问通过手动的方式让视标快速地移动几次,这样可以促进调节反应,减少等候的时间。在近点位置交叉视标看清后,记录下来所用的时间,再将视标移至33厘米看是否能看清,如果能看清则直接回到近点位置继续增加凹透镜,直到再次出现模糊;如果交叉视标移至33厘米后不清楚,则在33厘米处努力去看使视标快速看清并同时记录看清视标的时间,看清后再回到近点位置增加凹透镜,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载荷凹透镜不能再增加为止。

完整“近点训练”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30分钟。

(2)强制性近点训练:改变原来常规训练时每增加载荷透镜需要等待“近交叉视标”完全清晰的做法,在近点训练的第一周,每次训练都将定时、定期增加透镜负载,具体这样进行:近交叉视标置于10厘米位置,顾客从人工正视眼状况开始起步,每增加-5.00D负载后观察视标2~3分钟(适当配合视标的短距离快速往复运动),如果初始时很快看清可再增加-5.00D,如果后期较难看清视标时最长时间观察不超过8分钟,需要视光顾问细致记录顾客在不同载荷阶段的主观感觉和视标清晰度及其变化,并记录在每个度数负载下所能看到的E视标大小,直至镜片组合内的负透镜载荷镜片完全用完。整个训练时间大约在50分钟左右。

近点训练期间,强制性近点训练与常规性近点训练可以交替进行,或者根据顾客的训练效果状况由视光师灵活安排。

3.应用范围:

“近点训练”是视觉优化训练的最重要的基础训练项目。目前,机构的所有视光学服务项目均有不同要求的“近点训练”指标。

4.注意事项:

1)“近点训练”期间视光顾问应该与被训练者经常保持对话,及时根据训练状况给予训练者提示或作出训练参数的调整,并尽可能更详细地记录训练过程的细节;

2)近点训练过程中随时保持手动和口动,手动是顾客看不清楚时必须多往返移动视标,以促使其更快看清;口动是要跟顾客随时保持沟通,确定孩子在训练过程中是真实看清视标,沟通的具体内容为:①在开始训练前,首先与顾客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孩子当天的心情、身体以及精神状况,如果遇到心情不愉快的情况尽量先进行适当开导。②视光顾问在训练过程必须经常与顾客沟通,随时了解顾客的视觉状况,横线和竖线是否都能看清?横竖线是否有差异?如果顾客告诉你横竖线与小方格都清楚,需要去核实是否真正看清?比如询问顾客线条的条数以及小方格的个数、让顾客用细木棍找出横线第五根的位置、指出第三排第四个小方格的位置等等,如果顾客能准确指出则说明顾客能真实看清,另外,如果横竖线清晰,E字标至少能看到0.3以上的视标,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孩子看到交叉视标的真实清晰状况。如果有差异嘱咐顾客先看相对模糊的线,努力把模糊些的线条看清。如无差异可嘱咐顾客盯住中间横竖线交叉的小方格努力看清。当然,在努力看清交叉视标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多进行较快速的往返移动,另一方面可多更换E字标使顾客先看到更小的E字,再更换为交叉视标时可更快速地看清。③询问顾客在训练过程中是否有看到颜色的变化?有颜色的变化时如果不是太明显不用做特殊处理,如果有严重色彩的变化时,实际上是晶体调节时发生的色散效应,需要顾客去努力看清,看清后颜色即会变淡或消失。④询问顾客是否有看到两个视标,如果出现复视:需要在每个出现复视的负载上先比较一下两眼的清晰程度,如两眼清晰度相差三行以上,则要求单眼训练,先侧重于训练视力较差的眼,较清晰的眼少做,下次训练时起初也可以先双眼一起做,出现复视时再按这个方法处理。如果两眼清晰度相差不大,则想办法消除复视现象:先多快速往返移动视标,注视更集中的目标如视标下面的小铜圈;缩小瞳距;增加底向外的棱镜;近点训练位置适当移远;如前面的处理后始终不能消除复视,可先选择单眼训练,做一段时间后再双眼同时做;还可增加融合功能训练。

3)增加度数的标准必须是交叉视标横竖线清楚,格子清楚。E视标看到多少只是个参考,但年龄小的孩子,如果无法确定交叉视标是否真正看清,则用E视标看到0.4为标准进行训练。增加度数的强度在-1.00DS到-5.00DS之间,根据顾客能承受的度数灵活掌握。如果增加的强度小,很快能看清,在顾客没有其它不适的情况下增加的强度就大一点,如果有体质弱或者头晕、恶心等不适现象者增加强度小一些。要注意去观察顾客在每个度数上看清楚的时间,给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时间确定最合适的负载量可加速训练的效果。

4)需要单眼训练的情况:有斜视者;屈光参差-2.50DS以上者;双眼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以上;复视不能消除者。凡单眼训练者都需要先做较差的眼睛。当需要进行单眼的“近点训练”时,应该用眼罩遮盖好另一眼,而且通常其近点位置也可以更近(10cm以内)。

5)近点训练时间:初次参加训练或者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者,训练20-30分钟。顾客能适应训练后基本保证40分钟左右。

6)顾客的“近点训练”是深入进行视觉优化训练的基础,必须有良好的训练质量和充分的训练数量来保证。

7)实践表明,顾客的调节潜力很大,大多数人经过系统的“近点训练”其调节增至量都能够达到+30D或+40D以上,青少年儿童甚至能够达到惊人的+60D。

8)训练期间如果发现顾客调节量提升缓慢困难,请提示顾客增加参与专业训练的频率,同时适当让顾客参与“眼球运动训练”、“调节灵敏度训练”,以帮助调节能力的快速提升。

9)我们做近点训练时,要求每一次训练调节能力必须都有提升,一般要求每次稳定调节量能增加3-5D,极限调节量能增加5-10D。在每次训练之前,视光顾问和顾客都必须明确训练目标,整个训练过程中必须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本项训练结束后未达到既定目标,我们必须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原因,下次训练引起注意。同时,我们也会以此来考核视光顾问的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