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资源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孙子说:根据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从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编军队,到与敌军两相对垒,没有比争取有利先机、掌握主动权更困难的了。军争之所以难,是因为要变迂远为近直,转不利为有利。因此,采取迂回的途径,用利益引诱敌人,后于敌人发动,却先于敌人到达目的地,这才是真正懂得“变迂为直”的将帅。
军争有利有害。如果出动全军携带全部辎重去争夺先机之利,就会影响行军速度,而无法及时到达;但如果丢下辎重轻装前进,就难免损失一些物资装备。如果让将士轻装简从,昼夜不息地急行军,奔走百里去争夺先机之利,那三军将领都可能被擒,而且健壮的士卒在前,疲弱的在后,按常理最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如期到达;如果急行五十里与敌人争夺先机之利,那先头部队必然受挫,一般也只有半数的人可以如期到达;即使是急行三十里去争夺先机之利,也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能如期到达。所以,军队没有装备辎重便不能生存,没有粮草供应也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一样会灭亡。
因此,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图谋,就不能与其结盟;不了解山林、险阻和沼泽等地形分布,就不能行军作战;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因此说,用兵作战是以诈谋权术为策略基础的,以是否有利来决定行动与否,并依照具体情况来灵活指挥军队集中或分散。因此军队应该快速行动时就要迅疾如风;应该缓慢行进时,队伍就要好比森林一样森严不乱;当攻城略地时要像烈火般迅猛;驻守防御时要如山岳岿然不动;当军队需要隐蔽时,就要如漫天阴霾,不可揣测;而出击时则应该像万钧雷霆,排山倒海。夺取敌人的财物,应分兵行动;开拓疆土,则要分兵扼守要害之地。总之,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只有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帅,才能赢得胜利,这是军争所应遵循的原则。
《军政》上说:“用言语指挥听不清就用金鼓,用手势指挥看不清就用旌旗。”金鼓旌旗这些工具是用来统一军队视听的。军队行动统一以后,那么勇敢的将士不得擅自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能独自后退,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大多用金鼓指挥,白天作战大多用旌旗指挥,这都是根据人们视听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对于敌方的军队,可以挫伤其士气;对于敌军的将帅,也可以动摇他的决心,使其丧失斗志。一般情况下,军队的士气在战斗初始时最为饱满旺盛,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弱,到最后就会完全衰竭。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避开敌军初始阶段的锐气,等到敌军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发起攻击,这是从士气上制伏、战胜敌人的办法。用严整的部队对付混乱的部队,用沉着、冷静的部队对付浮躁喧乱的部队,这就是从心理上制伏、战胜敌人的办法。用就近进入战场的部队来等待长途奔袭的敌军,用休整良好的部队对付仓促疲劳的敌军;饱食的部队对付饥饿的部队,这就是从体力上制伏、战胜敌人的办法。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灵活变化的用兵方法。
因此,敌人占据高地时,不要仰攻;敌人背靠山丘时,不要正面进攻;敌人佯装败退时,不要追击;面对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贸然攻打;面对敌人的诱兵,不要贪取;敌人撤退回国,不要阻击拦截;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敌人陷入绝境时,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本篇总结与剖析
孙子兵法的军争篇,大道理大家都懂,但为什么一上战场就全忘了,一打开股票所有读过的书,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军争篇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作者讲走弯路就是走路的一部分,花冤枉钱是花钱的一部分,交学费也是学习的一部分。都必不可少。所以该认输就得认输,该止损就要止损。
数学上讲,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生活中却未必,孙子讲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说的就是有的时候你要根据形势变化,迂回前进,要懂得舍得之道。不见得直线就是最好的,所有人都认为最直接的线路,一定会被严防死守。比如德国进攻法国,肯定是走马奇诺防线最近,于是法国就在边界线上,修筑了号称不可能被击溃的工事,而德国先打波兰,声东击西,再反过来突袭比利时,绕过钢铁铸就的马奇诺防线,杀向法国腹地,此时的法国在完全没有防备之下,巴黎就失守了。
之前我们讲的,王阳明平息叛乱的例子,他打南昌宁王的老窝,调动宁王回来救援,半道上消灭了叛军,当时其实宁王手下建言,舍弃南昌,猛攻安庆,然后顺势直取南京,进而一呼百应。这是一条妙计,如果宁王真这么干了,王阳明确实也没办法了,但宁王的格局确实太小,不懂舍得之道什么都想占着,所以不想放弃自己的老窝,于是中计。而之前燕王朱棣靖难则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格局,当时他受困于铁铉的阻击,打到济南就过不去了,后来他听到谋臣建言,孤军深入,绕过山东直取南京,从而夺了天下。所以这个对比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我们要把格局放的大一点,之前输了就是输了,我们要把当下做好,把未来布局好。避免接二连三的犯错误。
投资上就是这样,你总想捞回来,但结果往往会越陷越深,用一个更严重的错误,掩盖之前的错误,结果错误就越来越大,不可挽回。该弃子就要弃子,天龙八部里的珍珑棋局,那么多人破不了,就是不舍得弃子,所以才走火入魔。所以道理都懂,兵法也都读过,但心里上的这个问题,却不好解决。没有那个格局,你就看不了那么远,只能在蝇头小利上算计来算计去,结果耽误了大事。
在战争中,经常要丢弃辎重,轻装前进,但很多人一想到,扔掉盔甲,不带粮食。往往就菊花一紧,第一是不敢,第二是舍不得。在商业上也是如此,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比如杰克韦尔奇,他就是砍业务的高手,如果一个业务2-3年仍然无法做到行业的数一数二,那他就会倾向于砍掉,即使你排第三第四也没用。什么都想做,就什么都做不好,必须集中你的优势力量,在你的优势行业里,这样才能创造伟大。乔布斯回到苹果之后砍掉了苹果大部分业务,这才让苹果二度崛起。而腾讯,一看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