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资源 >> 买电动车应该再等等网约车司机告诉你,优惠
大家都知道,现在车市行情很一般,不少传统车企都面临销量萎缩的困境,开始大幅降价换销量。不过新能源车行情有点差别,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持逆势增长态势,全年销售预期将达到万辆,可以说是在沙漠里开出绿树红花了。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新能源车企依然对销量有信心,现在的促销力度只能说一般般,通常是终端降个几千、一万,或者在改款时推出一款增配不加价的车型,就算是回馈消费者了,很多潜在客户一看行情,还是觉得贵,但销售总会跟你说:“已经很优惠了”“新能源车卖得好,不会打骨折的……”这就让人很纠结,要不要当等等党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网约车行业的一些消息中,找到想要的答案。从5月到7月,多个城市宣布,暂停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受理,或者暂停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受理,包括长沙、三亚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些城市发布了网约车饱和预警,如东莞、温州、济南、遂宁,提醒有入行意愿的人,这行业已经不缺司机了。
饱和情况有多严重呢?以东莞为例,全市77.3%的网约车每天接单不足10单,单车日均营收约.83元;济南的网约车平均日接单量,也已经小于10;贵为一线城市,交通运输非常繁忙的广州,网约车平均接单量也在3月份跌到了14.74单。按照行业经验,客人的平均单价在20元左右,日均10单,才能覆盖掉保险、能耗、平台抽成、车辆磨损等运营成本,10单以下,开这个网约车就是纯亏钱的。
为什么网约车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诞生在十余年前的行业,司机准入门槛低、时间相对自由,在一开始时,司机收入也不错,四五年前,勤奋一点的司机是可以做到月入过万的,比很多坐办公室的工作都强,再加上疫情期间很多人失业,就纷纷涌入这个收入还不错的行业来维持生计。所以截至今年的4月30日,全国各地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已达多万本,网约车运输证多万本,再加上承担相同功能的巡游出租车,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经济大环境并没有因为疫情结束而发生什么腾飞,交通运输量也没有突飞猛进,网约车用户规模徘徊在4.5亿人左右停滞不前。蛋糕还是那么大,分的人多了,每个司机能获得的订单数就少了。长期在亏本线上徘徊,司机们肯定是受不了的,现如今,各城市已经开始着力于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以防止网约车泡沫破裂带来混乱。
网约车对于车企有什么影响呢?早在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就发布了关于"新注册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的政策,此后东莞、成都等城市相继跟进,现如今,新增的网约车大多为新能源。除此之外,各大城市还开始进一步限制巡游出租车,新登记的出租车必须是新能源,否则不予办理,于是出租车也随着淘汰换新逐渐电动化……在政策加持下,新能源车成为了运营车辆的主力军,也贡献了非常大一部分的销量。
年-年1季度的出租网约新车总销量万台,这还没算上巡游出租车,目前全国出租车有万台。而年以来,新能源车的累计总销量是万台,换句话说,新能源1/4的销量都来自网约车市场,考虑到新能源私家车中,有相当于一部分是老头乐的替代品,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将微型车排除在外,大部分都是以B端,也就是网约车市场为主。”
其实去年也有分析机构统计过,。年1到10月的分类销量,想看看以网约、出租车为主B端市场对于各大车企的重要性,结果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某品牌总销量4.8万台,竟然4.5辆都卖去当网约车了,占比高达92%!而其余大部分车企,占比都在70%、80%左右,只有比亚迪、埃安这样产品线比较丰富的车企,才能把占比给压到30%以下,毕竟网约车和家用车的设计需求是有一定差别的。如今网约车行业高度饱和,需要的新车数量也会直线下降,占比过高的车企,瞬间就会遭受重创。
更何况,有相当多的网约车平台,本身就是车企在背后投资并操纵,所以他们大多推荐或者干脆强制司机选购自己家的车型来开,所以各个车型在网约车行业里的竞争并不充分,不存在什么优胜劣汰,一些性能和可靠性都差的车型,照样可以摆烂,反正不升级改进也能卖出去。
现在不能摆烂了,利用网约车业务躺着赚钱的好日子,也已经结束了,车企未来只能全力以赴抢占私家车市场,找回失去的利润。就拿最典型的新能源紧凑级车市场来说,被大家捧上销量前几名的车,可能自身素质并没有多出色,人们愿意买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竞品少,其它车企的产品是为了网约车打造的,家用实在太拉跨,所谓“全靠同行衬托”就是如此。当同行觉醒了,也开始花血本推出好产品,就会进一步加剧内卷。
还是那句话,车企内卷,就是消费者的好日子。当同一级别出现越来越多实力相近的竞品时,车企为了保销量,要么就大幅度增配、加入新技术,要么就走简单粗暴的路线——降价,反正最终结果都是提升性价比,让我们得到更多实惠。
而且大家要考虑到,车企目前面临的困境,并不只有网约车萎缩这一个。有媒体用新能源车的总产量,减去乘联会公布的上险数量,再减去出口量,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年至今,已经有超过万台新能源车积压滞销,很明显产能已经过剩了。而且电池等原材料的产能,前些年大幅扩产,如今也到了该投产的阶段,目前包括电池厂、整车厂与其它跨界企业对外公布的产能规划已经达到GWh,而我国到年时,汽车生产所需要的电池,仅为这个产能的1/4。
虽然此时此刻,新能源车的降价幅度可能还没有办法让大家满意,但往后只要网约车市场继续萎缩,车企的内卷就一定会加剧,大家想要的降价幅度,终会到来。
早买或许可以早享受,但等等党永远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