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讲究从轻、慢、匀入手,要求动作缓慢,姿势柔软,也正是这种原因,太极拳一直以来受到一些误解,如“太极拳是老年人的健身运动”,“太极拳怎么能算武术呢”,“太极拳是花架子”,“太极拳不能技击”等等。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极拳看似柔软缓慢的表象,实则蕴含了技击的本质,只是其内家拳的属性决定了太极拳较为委婉化、含蓄化。
一、太极拳的“松柔”
(一)太极拳的“松”
“松”,是前辈们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的要领,如杨澄甫宗师经常教导弟子“练拳要松,不松是挨打的架子”。
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松”呢?
太极拳中的“松”,意为松开、避免僵劲,从而达到气通、均匀,只有体内的气通畅充盈,才能收放自如。
太极拳界前辈云“太极拳三年化拙劲”,其中的“化拙劲”是指练习太极拳必须由“松”入手,依靠“松”来化掉自身的拙劲。通过坚持对“松”的锻炼,拙劲逐渐被化掉,从而练出柔劲、刚劲。
陈式太极拳师张晋僖老师将“松”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自然松。太极拳初学者自身协调性较差,在意识上也不能很好地进入状态,一时间很难松下来,手脚肢体较为僵硬。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放松思想意识,心静无妄、顺其自然;如实在达不到预期效果,就随遇而安,慢慢地积累,久而久之便会松下来。
第二层次——“引长松”。在太极拳运动中,由意念引导下放长松。
练习要领:在向前伸臂时,目视手指上方向前看,放长意念引长臂部,松开腕、肘、肩各关节以及臂部肌肉;向前行步时,意想迈步探坑(如临深渊),引长腿部,松开踝、膝、胯各关节以及腿部肌肉。松腰下沉头上领,引长上身,松开脊椎各节。
第三层次——“松劲”。即在意念引领下,向四面八方对拉松,“伸筋拔骨”,松中含有张力,松中寓紧、紧中寓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精神提起、支撑八方。好似气球充气,球体向四面八方“涨松”。
练习要领:习练套路时,在一个动作完成之后,停顿5—6次呼吸,在意念引领下全身向四面八方松,不可用力。松开八段(手指、手掌、小臂、上臂、背脊、脚、小腿、大腿)、九节(指、腕、肘、肩、颈、踝、膝、胯、腰),松到位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上一个动作松到位了,下一个动作就会自然地由内而起,这就是从练拳的“必然”阶段升华到了“自然”阶段,此时,真正实现了拳势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练拳做到了“松”的要求,便会周身松开,气自然下沉,日积月累之中,内劲自生、脚下沉稳。
(二)太极拳的“柔”
《道德经》有云:“柔弱胜刚强。”在武学上,太极拳亦以柔扬名天下,其轻柔舒展、柔和连贯的特点,使练习者达到平心静气的健身效果,令人受益无穷。太极拳中的“柔”,是内力充贯下的柔,无丝毫滞重,无刹那间断,宛若行云流水。
“柔”,是通过锻炼把周身的关节练松活,让每处关节伸缩自如。放松是练习柔劲最关键的要领,也就是通常前辈们所说的“由松入柔”。
太极拳的放松,包含肌肉、皮肤、骨骼、关节、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器官各机能等范畴的全面放松。
练习要领:
1、外形练法
画圆、缠丝是太极拳运动的显著特征,太极拳招式的开合虚实、起落旋转都是由圆圈组成的,并蕴含阴阳两种力量,画圆、缠丝的动作不易练习,练习时要慢而不僵、快而不浮,以腰脊为主宰,画圆时注意变圆的相接处。只要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2、内部练法
《拳论》曰:“气沉丹田,气宜鼓荡,内气潜转,运动须无微不到。”内劲发源于丹田,丹田乃元气所在。呼吸是内劲潜转送达四梢的动力,练习时要注意“练意”、“练气”、“练身”的密切结合,呼、吸交替时注意有稍微的停顿,做到深、长、细、缓、匀、柔,呼吸与拳势自然搭配。太极拳通过松柔练习,达到周身之静成为一家。与直线的“僵直”不同,“柔”则是体现以力点变化的弧形运动。练拳时将身心自然放松,随之进入松柔状态,这是发力前的必要阶段,所谓“松以致柔,柔以致刚”。
二、太极拳的“刚”
作为一门武术,坚刚是技击的必要条件,太极也是如此。
《拳经》云“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有柔不为坚”。太极拳作为刚柔相济的拳种,无不体现着其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辩证关系。武禹襄指出:“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生动揭示了太极拳柔中寓刚的特点。
刚刚提到,太极拳是刚柔相济的拳,是可以在柔软与刚强之间自如转化的拳,柔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乃是太极拳技击之精髓。
松柔是太极拳爆发劲力的前期阶段,松才能达到柔,柔才能达到“刚”,呈现出爆发力,三者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
柔是练拳达到的一种状态,其目的是为了把肢体放松,促使动作在曲线和圆弧运动中产生一个直接的、可以瞬间变化的力点,此谓之“刚”。
太极拳的刚劲与僵劲有着很明确的区别,刚劲体现的是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的运动体系,集全身之力爆发于一点,力道浑厚、沉稳。
极松软,然后极坚刚,太极拳游走于刚柔之间、动静之中,蕴藏巧妙之力,体现技击之用。
参考资料:
《太极拳秘境》——中央电视台
《太极拳“松”的三个阶段》——陈正雷太极拳北京总馆张晋僖老师
《如何练好太极拳的“柔劲”》——tjb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