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发展 >> 助残风尚志漂亮妈妈记全国助残新闻
编者按
“一个人活着总要有梦想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千百个模范汇聚的波涌,一定会在千百万人心中激起浪花,迸发出更加壮阔的力量。”让我们继续跟随《自强风采录》和《助残风尚志》栏目,走近这些个人和集体,一起感受他们的风采。
“心若沉静,浅笑安然”——这是初识洪丽娟,她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年出生的她,说起话来不紧不慢,欢声笑语中透露着一股乐观向上的劲头。干起事来风风火火,举手投足间展现出一种行事缜密的风格。从事特殊教育工作22年,洪丽娟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巩俐主演的《漂亮妈妈》。每当看到电影里的女主角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起残缺的家,那种自强自尊的精神和面对困难拼搏向上的韧劲,总是让她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正是因为自己身上也有这样一种韧劲,22年来,洪丽娟从一名特教老师逐步成长为江西省南昌市残疾人康复协会会长,成为了两千多名听障、孤独症儿童以及心智障碍“大孩”的“漂亮妈妈”。从一个心愿到一生挚爱的事业
出生于江西九江武宁县的洪丽娟从小乖巧温顺。选择从事特教行业,是她第一次没有听父母的话。多年以后,谈起这件事,她笑着说:“我不后悔”。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2年前。那是一个秋天,年仅20岁的洪丽娟去浙江绍兴的表哥家玩。当时,她刚从武宁卫校毕业,正面临择业问题,父母希望她能入职家乡的卫生医疗系统,过“安稳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跟着小伙伴们到一所特教学校去做志愿者。在那里,当她看到一名只有几岁的听障儿童,经过老师的长期训练后,终于在自己的妈妈面前逐字喊出“妈—妈,妈—妈”时,年轻的洪丽娟心里仿佛被照进一束阳光,整个心房温暖而明亮了起来。
也许,这是有声世界里最简单的音节,却是无声人群中最美妙的音符,简单的话语传递的是人间大爱。老师的训练竟可以让听障儿童开口说话,在改变一个孩子整个人生的同时,也能够让一个家庭拥有幸福。
就在那一刻,洪丽娟有了一个心愿,她要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帮助更多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于是,她留在了浙江,进入了一家聋儿康复中心工作。
寒来暑往,岁月如梭。从最开始的理论学习到大量的实践,洪丽娟用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和特别的耐心去训练和关爱听障儿童。开始几年,除了吃饭睡觉她都在工作学习,她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衷心感谢。到年,洪丽娟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
长期的实践让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因为工作的独特性,一名特教老师一年最多只能帮助6个孩子,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家乡的特教事业几乎是空白,江西的听障儿童也需要有人帮助。
“于是,我决定回南昌创业,动员更多人参与进来,帮助更多江西听障儿童过上有声世界的生活。”洪丽娟回忆道。
年,回到南昌后的洪丽娟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先后创立了南昌市西湖区现代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和青云谱区现代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她把年轻时的心愿变成了将一生挚爱的事业。
从一个人坚守到一群人的奋斗
创业远比想象中艰难。
初回南昌,洪丽娟一个人把所有事情都干了。忙着找场地、注册机构、招生、装修、教学……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她的体重从原来的55公斤直线下降到40公斤。
“一个个失聪和患有孤独症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在我的帮助下能够正常说话、融入小伙伴中,进入普幼普小上学。目前,我教过的学生中,已经有4人成为大学生。其中一名大学生还选择了特教专业来回报社会。想到这些,吃再多苦,我也甘之如饴。”洪丽娟说,回想创业的过程,的确是吃了不少苦。
27岁那年,因为轻信他人,用于装修教室的20多万元经费血本无归,那是她从亲戚朋友各处七拼八凑借来开办特殊教育的第一笔钱。因沟通问题,曾被学生家长堵在家门口责难,为了给孩子们找一个稳定且条件好点的场地,她跑遍了南昌的大街小巷……忍受过质疑轻视,面对过冷嘲热讽,遇到过饥寒交迫,但是她心里的梦想之花始终没有凋零,脸上的微笑始终没有消失。
随着时间推移,身边帮助支持她的人越来越多,最早一批特教老师加入团队工作时间长达十多年。是他们,给了她最坚定的支持和最有力的帮助。
年,带着家长的期待,洪丽娟创办了南昌市西湖区现代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创办之初,只有4名孩子入托,目前入托的孩子已增至86人。
17年前,她孤身一人回到南昌创业,面对的是一座陌生的城市。
17年后,她创立的康复中心仅在南昌就有3个教学点,面积超过平方米,聘请教职工59人,累计提供康复服务两千多人次。因为教学效果好,康复中心还应邀走出江西,在湖北黄石创办了分支机构。
从一个人怀揣梦想坚守梦想,到一群人共同奋斗,洪丽娟用17年收获了感动、赢得了认同。
从一次创业到一份社会的责任
事业做大后,特别是当选为南昌市残疾人康复协会会长、成为全国助残新闻人物后,有人说洪丽娟已经功成名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可她却认为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特教助残事业永远没有终点,她坚定地说:“我不停步”。
康复协会成立之初,洪丽娟把南昌市的几十家康复机构组织起来,以南昌市残联提出的“亲、近、敬、爱、勤”五字理念为引领,做到亲儿童、近家长、敬老师、爱机构、勤服务。并在深入调研中,发现南昌康复机构普遍存在硬件设施“老、破、旧”和人才师资“少、低、粗”现象。在她和业内人士的共同奔走呼吁下,目前南昌已经出台《南昌市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扶持奖励办法》,从场地提升改造、设备(器材)购置等方面给予相关机构扶持。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洪丽娟又积极组织南昌多家康复机构为全市一千多名残疾儿童提供线上居家康复训练服务。身为南昌市及西湖区的政协委员,她还积极为助推残疾儿童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近几年,她把团队建设摆在了工作的首要位置。年,她聘请美国专家对康复中心的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她说:“做好残疾人康复事业,老师是最核心的因素。我这里的老师来自全省各地,每名老师都是一粒种子,希望她们学成以后能像蒲公英一样,把温暖和爱心播撒到江西各地,让各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都能够就近得到帮助,进入普幼普小上学。”
心素如简,花开无声。
从一次个人的创业到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孩子们眼中的“漂亮妈妈”洪丽娟,正带着她最初的梦想,开始奔赴新一轮的征程。
小编点评
大爱无声,洪丽娟数年如一日执着坚守特教、康复、托养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最爱的残疾儿童康复事业,成为许多残疾儿童的“漂亮妈妈”,助力无数残疾儿童康复,守护他们快乐成长。
来源:江西日报编辑:宣佳审核:张雪飞、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