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从农场到战场,逼得人类发明坦克的铁丝网到

发布时间:2023/5/29 18:15:53   

如果有人说铁丝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发明,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说法太可笑了,毕竟大众对铁丝网的认知主要是用来在战场上阻拦士兵进攻,是残酷杀人工具的一种,事实上铁丝网在它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除了上战场,在生产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认为铁丝网是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发明的,并很快在美国农场推广开来。我们知道美国的畜牧业比较发达,养牛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职业,不过牛这种生物体型庞大且活动空间大,农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围栏约束牛的活动范围,在铁丝网出现前美国农场多用木栅栏或者种植多刺灌木,前者经不起牛折腾,后者生长需要时间。

铁丝网出现后人们只需要在坚固的柱子上拉上铁丝网就行,大大节约了土地管理成本,牛只要被铁丝网上的小刺“教训”过几次就知道这玩意儿挨不得,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铁丝网对我们农耕文明生产劳作的用途不大,但对欧美国家的畜牧业意义就不同了,因此说它是人类一项重大发明并不为过。

也不知道是是谁第一个想到可以将铁丝网运用在战场上,反正在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布尔战争等军事行动中就开始使用了,并且表现出很好的防御性能,铁丝网大规模运用于战争当属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铁丝网在这场战争中的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交战双发开动工厂机器大量生产,铁丝网通常是单股或双股制成,密集的分布着钩刺,士兵很难用手去拉扯,钩刺可以钩住士兵的衣裤,甚至划伤人体。

士兵通常在每道防线前都布置铁丝网,一般距离最前方的战壕30~80码距离,通常使用坚固的木桩或钢桩作为铁丝的固定点,铁丝多为绷直的直线布置,后来也发展出一圈一圈卷曲的造型,被称为六角手风琴线。

一战战场上铁丝网通常布置很多道,形成超过10米宽的铁丝网地带,并且通常与反步兵地雷一起使用,步兵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通过,更何况守军还有机枪,也难怪一战“打掉了欧洲一代人”。

其实战场上人们也想过很多方法解决铁丝网,例如铺设梯子或木板、用钢丝钳剪等,大规模进攻作战前通常用重炮轰击,希望通过这种方法炸开一个缺口,事实却不能如愿,轰炸虽然能破坏铁丝网的完整性,但很难将它们彻底炸碎消除,反倒是杂乱无章的铁丝网纠缠在一起制造新的阻碍,守军一方也能根据防线需要快速修复铁丝网。

铁丝网不仅成为士兵心中的恶魔,动物对它也很害怕,军犬在战场上会用来执行地雷搜索这样的任务,它们也会被铁丝网伤害,而马匹对铁丝网更是忌惮,一旦被钩住就会疯狂挣扎。

坦克是应对铁丝网最佳的武器,坦克本身也是一座移动的堡垒,集防护、机动和火力于一体,不过坦克并不是大规模破坏铁丝网,而是碾压铁丝网为步兵开辟一条进攻通道。

坦克的出现并没有让铁丝网完全消失,总有很多坦克无法到达的地方,铁丝网在今天仍然广泛运用于军事、农业、安保等领域。在美国堪萨斯有一个铁丝网博物馆,这里收纳了跨越一百多年时间里超过种铁丝网,英国曾经出台过专门的铁丝网法案规范其用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6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