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从MIT的新式无人船,聊聊机器人的组队

发布时间:2023/7/10 16:21:42   

图片来源

Unsplash

文|脑极体

大多数科技爱好者也许都幻想过,未来的海洋角逐,将由智慧型舰艇在海上展开各种作业、对战、探险等,完全不需要人类的参与……

在现实中,无人船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比如加州Saildrone公司,年就开始采用自动化无人船队来收集全球海洋的实时数据,除此之外,在物资投放、人员搜救、巡视监控、通讯等方向上,也都有应用。

但同时,无人船想要在复杂、危险的海域内具有稳定的航行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其难度并不亚于无人车。

走向深蓝,无人船还需要跨越沟壑

丹麦启动无人船研发项目,挪威开辟无人船试验区,荷兰试图利用“浮动自驾无人船”实现载人和货运……近些年,我们AI、物联网、自动控制等数据,正在快速与船业结合在一起,为智能无人船的开发提供了澎湃的技术可行性。

目前主流的商用无人船,本质就是搭载一台采样机、传感分析器,就能进行实时分析,并依靠蓄电池实现5个小时左右的航行。这样确实将一部分监测人员解放了出来,但能力与服务场景的单一,也大大缩减了其商业和技术上的无限可能性。

而要让无人船在复杂的海域执行更高难度的任务,又需要它们具备能够应对突发状况并作出正确决策的高性能精准算法,以及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高灵敏传感器与稳定快速的网络通讯。但这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测试了一个机器人原型,它可以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向前、向后和横向移动,但也仅此而已。

我们知道,为了让自动驾驶汽车早日上路,科技巨头们往往不吝于投入,甚至连城市道路都给改造了。近几年兴起的“车路协同”技术,就是对路面、围栏、交通标志、信号灯、涵洞等都进行数字化改造,让它们自己给车辆发信息,从而令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和安全。

无人船就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因为人类没办法在茫茫大海中为其建立如此高密度的数据网络,除了根据动态海图与气象预报,结合卫星来实现导航之外,无人船在海上难免遇到操作员远程操作失灵、发生避碰事故等问题,感知系统限制,这是困扰水面无人船大规模应用的一大难点。

除了技术上的限制,无人船的经济性也一直存在争议。尽管它能够比常规船舶节约施工成本,人力成本和燃料成本。但为其增添新兴自动化设备与高精度感知仪器,建立岸基遥控中心,运营方案、人员培训等都需要重新再来,背后的隐形成本也将劝退一大波潜在用户。

总体来看,我们不难感受到除了吸引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1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