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介绍 >> 对于这件事,总书记有一份特殊的牵挂
◎科技日报记者陈曦王祝华李丽云金凤雍黎通讯员余鹏
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这件事,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一份特殊的牵挂。年,他在看到有关报刊刊载的《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今年4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时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
总书记的担忧和指示声犹在耳。今天是6月6日,我们又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眼日”。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达53.6%,高中生为81.0%。全国各地按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扎实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科学防近视,才能光明迎未来。
近视防控:拉网式筛查,建视力档案
优化顶层设计、拉网式筛查、建立视力档案、开展体育锻炼、改善照明环境……全国很多省市都开始行动起来,综合施策,全面防控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
医院眼科主任谢青在给患者进行诊治
作为率先在全国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海南省,年已将学生眼疾病筛查项目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针对3至15岁儿童青少年开展拉网式眼疾病筛查,年继续开展眼病筛查,涉及全省多万名学生。全省抽调了56家医院、多位眼科专家从事这项工作,做到海南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全覆盖。
“目前仅从海口市美兰片区的最新筛查数据看,3至15岁的孩子近视率大约是46%。这个数据和全国其他城市比相对低。”医院眼科主任谢青表示,近视情况从小学3年级到初中、高中,随着年级数的增长逐渐加重,尤其是到初中比例是直线上升。究其原因,排除遗传倾向外,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比如课业负担、户外运动的减少,肯定是造成近视增加的主要因素。
在天津,年3月,天津市卫生健康医院,成立了天津市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下设1家市级和22家区级儿童青医院,形成全天津市青少年近视筛查网络。所有基地筛查流程、设备标准统一,确保筛查结果一致。
医院视光中心主任李丽华介绍,针对学生、家长、老师和校医等近视防控相关群体,天津市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重点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学校健康教育大讲堂、学生视力筛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等科普宣传,同时进行筛查建档的基础性工作,科普宣传覆盖全天津市各区的所学校,建立筛查档案30余万份。
“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为万名以上幼儿园儿童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海宁介绍,年,江苏将近视防控工作列入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内容并组织考核督查。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江苏省还将督促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并在课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持续疲劳用眼。
如何进行近视防治监管?李海宁介绍,江苏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卫生监督检查,将采光照明、课桌椅匹配等纳入卫生监督范围。加强眼视光产品监管和计量监管,整顿配镜行业秩序,加大对眼镜和眼镜片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执法检查力度。公布本地区合规合格近视防治单位、企业目录和产品目录,供社会选择近视防治产品和服务时参考。
评估、光暴露、矫正……让近视防控更科学
“近视度数越高,眼球被拉伸的越长,眼球壁各组织就会变薄,尤其是视网膜,变薄后出现变性、裂孔、脱离,严重的可直接致盲。这个过程好比吹气球,被吹得越大气球越薄,越容易破损。”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叶剑教授介绍,很多家长认为,近视只是戴眼镜影响外观生活不便利,但近视危害远不止于此。严重的并发症还包括:青光眼、白内障、脉络膜的病变、后巩膜葡萄肿……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且度数越高危害越大。
早评估、早干预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尤为重要。李丽华指出,视力检查是对结果的判定,一旦青少年儿童出现近视的问题,就不可逆了,因此需要在视力不好之前,借助眼轴测量、屈光度测量、角膜形态测量等早期评估手段,随时了解他们的视力发育。有一些孩子可能在3岁时,就具有近视倾向了,如果我们能够早期预估到风险,就可以告诉家长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加照明、减少甜食等,帮助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避免近视或推迟近视。建议孩子从1岁开始,每年进行两次视力评估检查,并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疫情期间,大家很少出门,在家上网课、刷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大量增加,孩子们的视力是否受到了影响?谢青的回答是肯定的。她说:“现代城市儿童游戏方式多以室内自娱自乐式为主。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孩子改变游戏方式,多做室外活动。”
“户外运动非常重要,必须要有效的光暴露,因为日光的光照强度高达1万Lux,只有在强光照射下眼睛才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种多巴胺是眼睛的保护性因素。”李丽华强调,日光暴露不同时间的研究对比发现,2小时日光暴露的孩子眼轴改变最少,眼轴变化越少,近视越少。
“孩子是真正的近视还是假性近视也要分清楚。”哈尔滨医院眼科博士生导师王峰教授提醒,1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非睫状肌麻痹下(非散瞳条件下)的检查或视力筛查,结果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这是因为青少年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很强,部分青少年因长时间疲劳用眼,会出现调节紧张,而呈现出暂时的近视状态,又称假性近视。一旦真的确诊为近视,视力低下会影响学习或生活,就需要进行科学的视力矫正。
短评
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陈曦
青少年近视话题,牵动每一个家庭的心。眼科专家认为,近视不可治愈,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绝不能等到孩子确医院治疗,而是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学校、家庭等全社会各方上下一心,狠抓预防,综合施治。
在国家层面,已逐渐建立健全近视防控工作的顶层设计,并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年《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出台以来,共计15个部门参与到近视防控工作中来;作为近视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医疗卫生机构积极规范青少年屈光不正的诊断与治疗,近视虽无法治愈,但可防可控,医疗系统加大科研投入,早检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在家庭层面,越来越多的科普宣传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重视,只有家长了解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才能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到户外活动,切实配合学校为孩子减负;学校同样是开展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阵地。要在做好做细安全措施、集体保险机制的前提下,多组织户外活动。
青少年近视问题严重是社会环境“重治轻防”、教育评价体系重视分数等因素的真实反映。近视防控的首要任务在于预防,提升全社会特别是学生群体的视力健康素养,倡导视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用眼行为,才能真正预防近视的高发。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