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模仿者坐享其成企业应如何正确创新

发布时间:2023/5/9 23:48:41   
银川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9366502.html

作者:[日]汤之上隆

来源:《失去的制造业(珍藏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前言

我曾登门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的妻子曾就职于日立半导体事业部,朋友是技术人员,负责索尼液晶电视的研发工作。

那时索尼、夏普、松下3家公司亏损合计达1.6万亿日元,朋友可能无法继续在索尼研发液晶电视,从而无比愤慨地抱怨:“这世上的人都不知道索尼液晶BRAVIA的画质有多清晰。”

他的妻子反击道:“因为你是索尼员工,才买了索尼的液晶电视,但你看看,硬盘很快就满了,只能用低画质模式录电视节目。况且低画质完全足够了。你们弄的高清画质,一点意义都没有!”

听着这对夫妻的对话,我插嘴说:“我投您妻子一票!”。

/01

追求技术革新,是技术人员的自我安慰

比较一下索尼、夏普、松下等日本产的数码电视,和三星电子、LG电子等韩国产品,可以发现,正如索尼技术人员所说,日本产电视的画质可能是最好的。

然而,这种画质的差距,只有在两台电视放在一起仔细对比后才能发现。如果说全球的消费者都在追求这种差距甚微的高画质,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很遗憾,身为索尼技术人员的丈夫并没有这样的认识。

日本的技术人员都有擅长研发这种直线延伸型技术的倾向。对于研发电视机的技术人员来说,哪怕是研制出厚度仅仅薄了1mm的电视,都可能会给其带来成就感。

然而,这只是技术人员的自我安慰。

比起超出人眼分辨范围的高清画质,更多人追求的是使用起来更加便利,设计更加高端大气,以及拥有从未体验过的独特功能的产品。

/02

模仿者坐享其成

古罗马人在模仿者教育中提到,模仿不是禁忌,而是一项需要独创性、创造力的缜密活动。

模仿不仅仅是对同一事物单纯地“反复(再生产)”,还包括一些技术手法:包含差异的“反复(变形)”,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模仿者对模仿对象的脱离;“差异和反复(灵感)”,这种方法穿插了模仿者的创造力和洞察力。

模仿的对象涉及诸多领域,模仿的方法也划分出许多等级和层面。模仿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甚至有可能是生产工序、习惯和商业模式。

模仿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照葫芦画瓢、从头到尾全部模仿,有的将模仿对象稍加变形使其适合自己。

总之,从完全模仿到本能追随、依附,再到获得灵感的模仿,可以说范围极广。

拿企业的案例来分析,IBM曾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落后于雷明顿兰德,但是IBM奋起直追,通过模仿,4年内就夺得市场。

此外,IBM效仿AppleⅡ研发了IBMPC,被“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称为“拥有世界第一业绩的创造性模仿者”。

美国雅达利(ATARI)于年推出家用游戏机乒乓(Pong)后,有75家公司竞相模仿,日本任天堂也是其中一家。然而随后,任天堂生产的游戏机逐渐发展成为行业的国际标准。

在网页浏览器方面,网景(Netscape)效仿斯普莱(Spry)设计出的浏览器进一步被微软模仿,最后演变成IE浏览器。微软凭借模仿而来的IE成功垄断了市场。

美国曾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让人哗然。

该调查研究了从年到年间诞生的发明创造,发现这些创造的发明人只能获得自己研究成果现有价值的2.2%。

也就是说,价值的97.8%基本都进了模仿者的腰包。

/03

模仿的能力和步骤

通过模仿获得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企业都有法宝让自己凌驾于原版之上。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呢?我梳理了重要的模仿五步曲。

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首先,要改变“模仿可耻”的思想,认真积极地正视模仿。

现在,产品的生产周期正在加速,不断缩短。所以我们要以“前车可鉴”的姿态来迎接这种趋势。

在此要清楚地认识到,心存“曾经是世界第一”的傲慢之态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必须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

②找好模仿的参照对象

放眼大千世界,寻找令人惊艳的模仿样板,这一点很重要。

比如说,丰田“准时制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就是从美国超市的运行方式获得灵感的。

③信息的检索、评定和选择

日本家具连锁“似鸟”社长似鸟昭雄在谈及模仿时表示,一开始“就要广泛撒网,只要是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都要彻底模仿”。

如果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乱闯乱撞只会失败。所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全模仿(DeadCopy)。

④理清脉络,深入研究

为了避免照葫芦画瓢的单纯模仿,企业需要充分理解模仿对象的设计思想,弄清楚设计脉络。

正如似鸟社长所说:“有了山才有森林,有了森林和树木,才有了枝叶。不理解这种顺序性就无法成功。”

也就是说在模仿时,要分析各种零部件之间有怎样的肉眼看不到的相互作用,又以怎样的构造分布于系统整体之中。解读这种整体的架构非常有必要。

⑤为己所用,立足实践

以前面获得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模仿,并将其发展为属于自己的技术、产品及商业模式。

/04

开辟市场不需要技术研发

拿温水冲洗式马桶为例,是否具备热水器和水泵等组件,这是技术层面的制约。

其次,冲洗厕所需要的供水、排水及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这是社会层面的制约。

此外,用户是否有经济能力购买,进行日常维护,这是经济层面的制约。

但是,凌驾于这三个制约条件之上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层面的制约。

如果没有“便后想冲洗下身”的这种诉求,即使上述三个条件都能满足,也没有人会萌发“使用温水冲洗式马桶”的念头。

我在环游世界的旅途中发现,温水冲洗式马桶在日本以外的国家都没能广泛普及。

新兴经济体也许因为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制约而没能普及,但是先进的欧美各国理应没有这样的制约。然而欧美各国对温水冲洗式马桶还是没有兴趣。

对此,只能将原因归结于欧美没有“便后想冲洗下身”的厕所文化。

反过来说,只要上述厕所文化能够普及,温水冲洗式马桶的普及也并不是难事。

由此,我们能不能也类推一下其他产业在开拓新市场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呢?

我获得的启发是:要想在某个国家发展事业,就要亲自去这个国家考察,站在这个国家人民的角度,探究分析什么样的事物才能使这个国家的人获得幸福,怎样使人们接受这个事物,然后再思考怎样活用模仿来解决这些问题。

开辟新市场的方法归根结底源于你想怎样改变世界的信念。

也就是说,这取决于经营者们怎样理解这个世界、决心要改变什么、自己能做些什么、又能分担怎样的责任。

来源:[日]汤之上隆,毕业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后就职于日立制作所。此后16年中,先后在中央研究所、半导体事业部、设备研发中心、尔必达、半导体前沿技术公司研发协会从事精密加工技术研发工作。年被京都大学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目前,担任半导体产业和电力机械产业顾问及撰稿人,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长,京都大学原子核工学专业及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的特邀讲师。

本文内容摘编自《失去的制造业(珍藏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年10月出版,转载请取得授权。

撰稿人:[日]汤之上隆

责任编辑:王铮

审核人:李双雷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珍藏版)》

作者:[日]汤之上隆

日本如何和输掉芯片战争,与半导体时代失之交臂?科技产品的战争不在谈判桌,而在生产线。一部光刻机、半导体与工艺流程的物语。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4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