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墨子与鲁班,谁才是天下第一巧匠

发布时间:2023/6/2 16:49:57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42824.html

墨子(约前-前),名翟,战国初鲁(或宋、楚)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因为在科技上做出突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科圣”。为了纪念墨子,沪上产学研联合研制的太阳能飞机命名为“墨子号”;我国年8月16日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也命名为“墨子号”。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墨子号”太阳能飞机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等,鲁国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因为“般”和“班”同音,且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出身于工匠世家,从小就参加过许多土木工程劳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成语“班门弄斧”,就以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来形容那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的人。可见鲁班在技术发明上的杰出成就。

那么,墨子与鲁班,谁才是“天下第一巧匠”?我们可以从鲁班与墨子的三次较量看出端倪。

鲁班

1.比赛造“飞机”。

墨子曾潜心于研制“飞机”的实验,用了三年时间,造成了一个“木鸢”,在天上飞一天才落下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玩意可以算作中国古代最早的“无人机”了,墨子的弟子对此赞叹不已。不过墨子搞发明的主要动力是给人民群众做事,看到这个“木鸢”虽然好玩却实际作用不大,就放弃了这方面的钻研,改行去研制陆上交通工具了。

木鸢想象图

鲁班知道了这个事,一心想超过墨子,就用竹木造了一个“鹊”,在天上飞了三天都没落下来。(《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上天”)于是鲁班到处炫耀,认为自己超过了墨子。墨子却对鲁班说:“你做的鹊,不如匠人做的车轴上的销子,一会儿削成一块三寸的木头,可以担当五十石重的东西。所以,平常所做的事,有利于人,可称作精巧;不利于人,就叫作拙劣了。”

鲁班造的鹊想象图

鲁班心里不服气,心想都是“巧匠”,凭什么你比我红,弟子比我多?好不容易我做个东西在天上飞的时间超过了你,还要被你批评“不利于人”。鲁班心中憋着一股气呢,存心要压倒墨子。于是就有了第二场比赛。

2.比赛造兵器。

鲁班南游至楚,为楚国设计了船战用的武器“钩”、“镶”等设备。敌船后退可以用“钩”钩住它,敌船进攻可以用镶推拒它。于是,楚国人凭着这种优势,屡次在水战中打败越国人。看到了自己发明兵器的巨大威力后,鲁班觉得这次墨子不能再批评自己的发明“不利于人了”,于是再次得意洋洋地向墨子夸赞他的巧艺。

谁知,墨子却回答说:“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我以‘义’为钩、镶,以爱钩,以恭敬推拒。不用爱钩就不会亲,不用恭敬推拒就容易轻慢,轻慢不亲近就会很快离散。所以,互相爱,互相恭敬,如此互相利。现在你用钩来阻止别人,别人也会用钩来阻止你;你用镶来推拒人,人也会用镶来推拒你。互相钩,互相推拒,如此互相残害。所以,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墨子-鲁问》)

墨子

鲁班见墨子还是振振有词,不肯服输,就决定拣墨子最擅长的守城下手,与墨子比赛一下攻守技巧。于是,鲁班潜心研制攻城的武器,决心与墨子再比赛一下到底谁的发明更厉害。

科圣墨子

3.比赛“攻守”。

墨子是个杰出的科学家和军事家,但由于墨子反对战争,主张“非攻”,他就只研制守城器具及防守方面的兵法,有许多创造发明。有个成语叫“墨守成规”,它最初的意思就是指墨子善于守城。不肯服输的鲁班为楚王打造了“云梯”等一系列攻城的器械,怂恿楚王进攻宋国,挑战一下墨子的防守。

云梯攻城

果然,一向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立即派自己的三百多名弟子去帮助宋国守城,同时亲自出使楚国游说楚王放弃攻打宋国。墨子展开自己擅长的墨辩逻辑,很快在道理上让楚王认识到进攻宋国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楚王仍坚持说,鲁班已经发明了攻城器械,自己一定能拿下宋国。于是墨子解下腰带模拟城池,请鲁班拿自己发明的武器模型攻城,墨子则拿出自己发明的守城器械模型防守。在楚王面前,鲁班使尽了自己攻城的器械和方法都无济于事,但墨子防守的工具和战术还有绰绰有余,并言明自己的弟子已经受命去宋国守城。楚王见取胜无望,终于放弃了对宋国的进攻。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之后,鲁班终于认识到墨子在创造发明上的功底完全不亚于自己,而他之所以拒绝在前两场比赛中与自己较量,是因为他受自己的“三观”影响,拒绝搞对人民不利或用处小的东西罢了。认识到墨子人格的高尚后,鲁班心悦诚服地对墨子说:“我没有见到你的时候,我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了你之后,给我宋国,假如是不义的,我不会接受。”墨子则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你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了你之后,给你宋国,假如是不义的,你不会接受,这是我把宋国送给你了。你努力维护义,我又将送给你天下。

有个寓言故事讲公鸡找小蜜蜂、青蛙等小动物比美,它们却都不搭理自己,很生气。老牛教导他说:“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类做事!”其实鲁班与墨子的“第一巧匠”之争也类似于此。“第一巧匠”之巧不仅要比外在的手艺,更要看各自心灵的高低,这正如孔子说“君子不器”。经过墨子的人格感召,鲁班放弃了“机巧”之争,就这样,这两个著名的巧匠在“义”的方面达成了一至,和平友好地结束了这场谁才是“天下第一巧匠”的争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7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