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

何思源率部歼灭上千越军,被炮弹炸飞,一等

发布时间:2023/2/15 16:07:41   
武汉白癜风研究所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20612/10982675.html

年2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星期一,节气:雨水。

这一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元宵节刚刚过去8天,人们也逐渐从温馨团圆的氛围里走了出来,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与忙碌,平凡却又幸福着,万事顺遂,岁月静好。

可大部分的人不会想到,同样是这一天,在祖国的南部边陲,却有着几十万人,为了大部分人的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着。

他们和所有人一样,有家、有室、有父母;有理想,有抱负,有未来,有对生活的憧憬,有对美好的向往。

但就在这一天,很多人将与这一切永别!

提起这一天,一位满头白发而今已71岁的老人都会眼含热泪,久久不能释怀。

因为那一天,与他一起经历生死的很多战友兄弟永远地离他而去了。

“我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活了下来,我是幸运的,但战友们……”

每次说到这里,老人都会眼睛湿润,哽咽着说不下去。

战友的脸庞,熟悉的军号,战场的炮火……一场场,一幕幕开始在老人的脑海里盘旋。

42军坦克团二营六连,老人曾经所指挥的部队:

一支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坦克连”的部队;

一支被广州军区授予“铁甲骑兵尖刀英雄连”的部队;

一支涌现了多名“战斗英雄”的部队;

一支在战斗中歼敌上千人的部队;

一支在战前有11辆坦克45名成员,英勇作战后只剩6辆坦克,20名乘员的部队。

而这位老人,就是曾经这支英雄部队的指挥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42军坦克团二营六连连长:

一等功臣,何思源。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何思源带领的坦克六连有着怎样的英勇表现?

何思源及坦克六连的英勇经历是什么样的?

战后何思源去了哪里?

而今近况如何?

通过这一篇文章,让我们 进一等功臣何思源。

何思源,年10月5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一户贫寒的农民家庭。何思源出生时,正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对在广东省大陆的国民党军进行追击作战的时间。

作为家中的老大,由于弟弟妹妹多,何思源从小就帮着父母干活,照顾弟弟妹妹,逐渐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到了上学的年纪,正值 刚刚结束不久,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英烈们的事迹在人们之间广为流传,英烈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深深地触动了年幼的何思源,从此时起,参军报国便成了他的梦想,他要成为像英烈们那样,手持钢枪,保卫祖国。

年,19岁的何思源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这一年他如愿参军,来到了位于老家几百公里外的广东博罗县师坦克团驻地成为一名坦克兵。

一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后,何思远被分到了二营六连成为一名坦克兵战士。

由于勤奋、努力、好学,不怕吃苦,何思源很快掌握了坦克兵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不久又被任命为班长。

由于在训练中表现优异,年,入伍仅两年的何思源被任命为排长。

年,何思源随部队调往汕头地区待命,野外露营,帐篷就搭在坟地旁边,白天操练,晚上就与坟地相伴。

在这里一呆就是大半年的时间,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了何思源过人的军事技能和坚定的意志。

年,何思源入伍6年后,被部队任命为坦克团二营六连连长。

身为连长,何思源狠抓军事训练,逐渐将六连打造成了一支召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坦克铁连。

年底,中越边境,战云密布。

年12月,何思源所在的坦克团接到命令,迅速向中越边境集结。

12月19日,何思源带领六连随坦克团进至广西龙州龙北农场5分场集结待命,之后,根据上级指示,迅速实行战前各项准备工作。

坦克团组成多支调查分队,对预定战区的地形地貌,敌情资料,敌人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查与侦查。先后用了5天时间,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根据调查情况,并结合上级提供的有关通报,绘制了大量的关于战区内的敌情地形情况图,并在沙盘上反复推演。

在这个过程中,以坦克团团长丁在先为首的团首长带领何思源等营连主官亲临边境现场勘查,并向就近的边防部队和民兵哨所等了解对面的敌情。

回来之后,结合大量在站前搜集到资料,坦克团又组织何思源等营连主官进行沙盘集团作业,对预想到的情况进行战术推演,把在战争中能想到的问题提前进行处置预案。

在多轮的沙盘战术推演后,部队开始对预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战训练。

根据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首先对坦克部队进行山岳丛林进攻战斗行动训练。

由于越南地形复杂,能够供坦克通行的道路多为乡间小道以及崎岖蜿蜒的盘山小道,这就对要在山岳丛林穿梭的坦克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对坦克驾驶员的驾驶训练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实际演练中,坦克团着重对山路驾驶、下坡急转向、复杂环境下的高速转向、被袭击后坦克的处置自救,以及搭载步兵行动等情况做了着重训练。

其次就是对在复杂环境下行驶中坦克的射击训练,如何搜索目标?如何使用激光测距仪?如何在位于斜坡上进行有效射击?这一系列问题都展现在这支从没有过实战经验的坦克部队面前。

再次就是对如何防止敌军干扰通讯的训练,以及对步兵坦克兵协同作战的训练。

为了在实战中尽力避免这些问题,坦克团专门选择那一块与战区地形相近的一块区域,对坦克团各营连实行穿插作战、攻打山口、反伏击等情况进行实战演练。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根据上级命令,年2月15日晚上,坦克六连等部队利用夜色,逐步向战区伪装隐蔽推进。

2月16日晚上6点左右,坦克团各部在战区附近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年2月17日6:10,坦克团以坦克五连为尖兵连向布局关行进,6:40,我炮兵部队开始对越南阵地实行炮火打击,7:45,坦克五连作为尖兵部队率先从20号界碑越过国境线,迅速朝越南纵深驶去。

令坦克团没想到的是,战前所有的精心训练,当进入实战以后,一切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

战前上级命令的三个小时到达直线距离20公里左右的越南东溪镇,没想到,从进入越南那一刻起,42军坦克团简直是步履维艰:

巨石挡路,木桥挡车,淤泥陷车,毁车堵路,再加上越军的疯狂袭击,这一系列不利条件,让42坦克团几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只前进了不到两公里。

作为尖兵连的坦克五连,率先跨过艰难险阻,面对大部队的行动缓慢,孤军前进,终于于17日下午7点穿插到了4号公路,一路向高平行军。

当17日下午7:32,尖兵五连率先进至嫩金山口,当即将进入弄梅隧道时,突然遭到隐蔽在隧道附近的越军火箭筒和机枪火力的袭击。

由于山路路窄弯多,视野受阻,来不及反应的尖兵五连先头车坦克连中4弹,剧烈燃烧,挡住了后续坦克的行进道路。

尖兵五连连长迅速组织部队向敌反击,在激战中,连长乘坐的车不幸中弹,迅速起火,连长身负重伤。

在这个只有短短十几米长的弄梅隧道前,尖兵五连连续损失4台坦克,受到重创。

2月18日零时,接到求救信息,此时依然在后面想尽一切办法使坦克通行的团指挥部,鉴于五连的伤损情况严重,为保持先头突击能力,随即命令何思源所在的坦克六连担任尖兵连,同时向师部请示派出步兵,步坦协同作战迅速拿下弄梅隧道。

何思源带领坦克六连迅速行动,在步兵的掩护下,于2月18日2:00到达弄梅隧道附近,随即对隧道附近的越军进行炮火袭击,与此同时,步兵部队迅速占领公路北侧石山,控制山口。

2月18日早上7:20,步兵部队在坦克六连高射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向隧道发起攻击。

2月18日早上8:05,步坦协同作战,迅速歼灭隧道内的守敌,占领弄梅隧道。

2月18日11:36,在坦克六连的引导下,大部队安全通过弄梅隧道,继续向高平方向穿插行进。

当弄梅隧道失守的消息传到越军那里以后,位于高平的越军,于18日紧急调整部署,调来大量部队,迅速占领高平以南的博山等高地要点,控制4号公路,增加防御。

与此同时,为了阻止我军的快速行进,越军连续破坏道路,炸毁多处桥梁,实行流动阻击,企图以此来阻止和延缓我军向高平方向行军。

2月18日12:10左右,当何思源带领的坦克六连行进至19号公路桥时,发现该桥已经被越军炸毁,在断桥东北侧的越南军队,依托有利地形,以密集火力封锁公路,对我行军部队实行密集炮火打压。

何思源迅速组织火力对断桥东北侧的越军实行火力压制,同时迅速将此情况报告给了团指挥部。团长丁在线迅速命令运动保障队在坦克团侦察排的掩护下前往抢修道路。

由于越军的火力点大多狡猾地处在坦克六连的射击死角,面对越军的猛烈射击,坦克的威力完全发挥不了作用。

敌人猛烈的炮火,给抢修道路的运动保障队造成了较大伤亡,同时一辆装甲车和一辆坦克牵引车也被隐蔽的越军火箭筒击伤。

最终在迅速赶来的步兵部队的支援下,运动保障队迅速开辟出另一条道路,使坦克得以顺利通过,而此时的时间已是下午6:25,距离坦克六连到达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6个多小时。

何思源带领坦克六连作为开路先锋,继续在前面开路。

在坦克六连行至那考东北侧山谷时,与公路两侧高地上的越军遭遇了。

山头两侧越军以密集的火力压制坦克六连行军。

与此同时,高地上的越军还派出反坦克敢死队冲下山来,企图冲上公路,对公路上的坦克六连近距离爆破袭击。

何思源迅速组织全连以高射机枪和并列机枪向接近坦克之敌猛烈射击,瞬间击毙越军20多人。

在战斗中,坦克团副政委宁成功,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上午6:55,何思源带领部队在密集的枪林弹雨下,继续向前行进。

但前方公路已经完全被越军破坏掉了,道路满是大坑,坦克根本无法通行。

就在此时,隐蔽在公路两侧的越军突然向坦克六连发起猛烈攻击。

一枚枚无坐力炮炮弹和火箭筒炮弹向坦克六连射来。

何思源迅速命令集中全连炮火,对高地上的越军阵地实行火力还击,全连连续发射28发炮弹,一举将高地上的越军无坐力炮阵地摧毁。

由于运动保障队正在19号公路抢修道路,此时团侦察排和工兵侦察组只好就近取土,抢修道路。

但由于两侧山石难取,以至于抢修缓慢。

此时何思源不得不带领坦克六连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经过14个小时的抢修,公路终于在2月19日上午9点左右被修复,何思源带领坦克六连迅速向前推进。

2月19日9:20,何思源带领坦克六连行至那外15号桥地区时,遭到了早已埋伏在这里的越军特工20营一个连的火力伏击,近40个火力点,各种炮,向坦克六连疯狂射来。

何思源当即指挥全连集中炮火向越军各个火力点分别实施炮火打击。

在对各火力点实施打击的同时,何思源指挥坦克六连高速冲过15号桥。

当坦克六连冲至14号桥时,隐蔽在公路右侧山坡上、山洞里、草丛内的越军不断向坦克六连进行袭击,何思源当即命令全连集中火力向越军隐藏的山洞、草丛发起猛烈还击。

就在何思源所乘坐的62式坦克准备对右前方敌军的炮阵进行射击的时候,突然越军的一个炮弹从左侧飞驰而来。

随着一声巨响,坦克随机中弹,何思源直接被炸飞出去,落到了旁边的稻田里,全身50多处负伤,弹片几乎插满全身,随即昏迷不醒。

连里的其他战士看到连长所乘坐的坦克被炸,他们都以为连长牺牲了,但战事紧迫,根本容不得他们去寻找连长的“遗体”,坦克六连指导员任柱恩接过指挥棒,怀着愤怒的心情,继续指挥部队向越军发起猛烈还击。

在战斗中,坦克六连指导员任柱恩所乘坐的号坦克,不幸被越军冰雹式火箭弹击中,迅速引起爆炸,任柱恩和全车成员壮烈牺牲。

而此时被炸飞在稻田里的坦克六连连长何思源,在剧烈的疼痛和越军的枪声中清醒了过来,何思源匍匐在地上,小心地拨开稻叶,查看具体情况。

当看到不时有越军从此经过,满身是伤的何思源,行动不便,只能暂时在稻田里隐蔽,等待时机,再出来寻找部队。

傍晚时分,隐蔽在稻田里的何思源见很久没有越军路过,于是,他艰难地走出稻田,坚持负伤前行,向我军部队行进的方向缓慢走去,他希望找到自己的连队继续作战。

在寻找部队的路上,浑身是伤的何思源被我军步兵部队发现,问清情况后,此时已经体力不支的何思源,被迅速送到了后方治疗。

战后统计,何思源指挥下的坦克六连在整个战斗中,歼灭越军上千人,摧毁越军火力点47个,无后坐力炮15门,火箭筒32具,迫击炮阵地一个,全连11辆坦克仅剩6辆,45名乘员仅剩20名。

鉴于坦克六连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战后,中央军委授予坦克六连“英雄坦克连”荣誉称号,广州军区授予坦克六连“铁甲骑兵尖刀英雄连”荣誉称号。

授予坦克六连战士何相孟“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授予坦克六连指导员任柱恩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授予坦克六连连长何思源个人一等功。

战后,何思源相继被提拔为营长,团副参谋长等职。

在年“百万大裁军”中,36岁的何思源转业到老家工作,先后任兴宁县工业局副局长,党委书记,经委副主任,党工委书记等职。

兴宁县撤县改市后,又任兴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在工作中,何思源不改军人本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被评先进,年又被广东省授予“广东省的 党务工作者”称号。

年,以正局级身份光荣退休。

退休后的何思源义务为中小学、部队、各机关单位举行了上百场的爱国主义主题报告会,以模范英雄事迹,传递正能量。

年,何思源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勋章。

这是老英雄应得的荣誉。

如今,71岁的老英雄何思源在老家安享晚年,每当提起当年英雄坦克连全体战士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事迹,何思源都会眼睛湿润。

何思源说:“与死亡擦肩而过,但我从没后悔!”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英雄们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2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