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直线机 >> 直线机发展 >> 超越普通人的法宝刻意练习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刻意练习以及刻意练习有什么用?
相信大家对于高中的课本卖油翁应该印象很深,卖油翁能够把壶里的油通过一个铜钱孔倒入罐中,然后有好事者问他怎么能做到这么厉害,卖油问说唯手熟尔。
这个故事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觉得比较简单,你只要把一个事情做熟了做多了你自然就熟练了。但是越到后面对我的启发越深,那就是我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主题:刻意练习。
我和羽毛球故事我记得我最早的时候就在隔壁邻居的门口广场上打羽毛球,大概在10多岁左右,也就是还在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虽然没有任何规则,就是两个普通的羽毛球拍,我跟小伙伴打的不亦乐乎,好像我记得有一次打到晚上六七点还意犹未尽。
随后就到了研究生毕业,在工作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同事兼球友,他打羽毛球比较厉害,所以我跟他一来二去也经常去打羽毛球,并且我们还加入了我们的一个羽毛球的阿里羽毛球协会。
里面碰到了很多高手,说来我觉得也挺厉害的,我运动天赋还是挺强的,毕竟人瘦敏捷度高,我虽然没怎么打过羽毛球,但是多打了几次,慢慢就找到了一些感觉,基本上就能够和一般水平的同学打起来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水平可能还可以了,偶尔跟一些高手还能打几个来回。
并且由于我反应力比较快,所以对于很多球一来二去还能多打个几轮,所以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但是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水平那个时候真的是差的不得了。
大概在打了三年之后,我就到了新的部门,新的部门我们也组织了一些羽毛球比赛,并且刚好也碰到部门里面有几个人特别喜欢打羽毛球的,所以我们就一起报名了教练的培训。
和高手过招跟高手过招,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菜。
所以这里给了我一个切身的反思:每一个人都不要妄图通过业余经验去挑战专业的人。差距得不是一点两点,不论哪个行业,专业都是对业余的降维打击。
你在业余里面可能是自认为顶尖高手,但是你发现你不管多厉害,你碰到了专业选手都不在一个维度上,可能分分钟就会被吊打。
我跟教练学习到的就是刻意练习。其实每个人,每个普通人通过一定的练习都能成为专家。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来说都用不着靠天赋,你就能够打败大部分的人,那怎么做到呢?答案就是四个字,刻意练习。
所以我原来最早的时候会非常欣欣赏美式的这种教育叫寓教于乐,在玩儿的过程中就把学习给完成了,何乐而不为?既感觉不了枯燥和压力,也能在快乐中无形进步。
但现在我觉得这个其实真的是伪命题一件事情,你想做好,你必须要有大量的刻意练习,而不仅仅在你不经意间你就把这个事情做到了顶尖,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违反为学习的本性的。
就和打羽毛球一样,如果你每次只是抱着玩玩的目的去打你,其实根本没有办法进步,你的错误得不了纠正,你也不会下意识的去训练某一个动作,你不会反思和复盘每一次输球。
而真正的羽毛球培训是要从姿势就开始训练,你每一个姿势该怎么发力都特别重要,你怎么样跑到位,你怎么样去强求你的握拍姿势是什么样,你的发力姿势是什么,你的击球点是哪里,这些都需要你刻意去大量练习。
羽毛球的刻意训练比如我在打球前五年的时候,其实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所以每次打小球的时候其实还好,但发现对于高远球基本上无能为力,也就是说一个高远球如果打到我这边来,我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用蛮力的把它打到对方的中场,但是这个对于高手来说一拍即死。
但是对于业余的同学来说,打小球,打高远球以及杀球都是必备的基本技能,如果连这个技能你都不会的话,你根本就不能算会打球。
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思考到底怎么样去练高远球,其实在教练刚教的时候,虽然把那些要点都给我说了,也陆续的练习了,但是还没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知道方法和规则,而不加刻意训练,等于不知道方法和规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我听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最好阐释。
但是牢记的这些方法论以后,比如说在最高点击球在瞬间发力、人和球和拍在一条直线上、一定要跑到球之后去击打,在注意了这些要点之后,我每次在打高远球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去训练怎么样快速去发力,怎么样快速去跑位,并且不断的重复,不断的试验。
大概在半年之后,我惊奇的发现我的高远球有一个质的变化,我能够轻轻松松的判断我应该跑到哪个位置,然后瞬间的击打,并且用一种很轻松的方式去把球打到对方的底线。
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产生的效果。
所以刻意练习其实有两个关键字,第一个是刻意,第二个是练习。
我们部门有一个同学羽毛球视频特别好,应该是接近省队冠亚军的这个水平,然后我们听别人说他从小就开始练习,所以按照羽毛球运动员的方式去培养的,我有幸跟他打了好几次球。我就发现他对于打我们普通人其实非常简单,我打到现在其实上水平也还可以了,但是跟他比的话,基本上你就会看到一种天才级别的选手的感觉,他可以让你一个球一分都拿不到。
并且他打球的时候的弱点特别精确,不管是小球还是大球,基本上就能做到指哪打哪的感觉,落球的位置让你根本来不及跑位。
简单来说就是在球场上对整个球和对整个局势的控制非常的精妙。我就问他,我发现我很多时候控球的水平要不就高了,要不就低了,很难精确的落到一个位置,那么应该怎么样去训练呢?
他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刻意练习。你反复的要打同样的一种球练,十个,二十个个一直不停的练,直到练到了你完全能够控制这个球为止。
所以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对于这种专业型的运动员来说,他也要做的是刻意练习。
所以刻意练习的关键字有两个,第一个是刻意,第二个是练习,也就是说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些技巧和目的性,这个技巧就是一些方法论,比如对于乒乓球或者对于羽毛球来说,他对固定的姿势和发力点以及跑位。你一定要掌握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做不断的练习,重复的练习,而且这些练习往往会非常枯燥。枯燥到可能你觉得非常闷,做坚持不下来。但这个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要形成一种肌肉的固定记忆。
把这种动作发力点和意识全部固化到你的肌肉里面,当这个球一来的时候,你根本都不用思考去做出一个动作,这个就是刻意练习的最终目的。
一旦达到了这种程度,你就会发现你根本就不用思考,你就能够快速放进去,做出一些动作,那在这个情况下,其实不用意思去控制的东西,你就会发现特别的稳固,特别的精确。
《思考快与慢》,里面就提过这个观点,人的反应系统分为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基本上就是一种固定的肌肉记忆,你在几毫秒或者几秒内你就能做出一个反馈,根本就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这种动作就是非常精确,非常敏捷的,但是你一旦使用了慢系统,你就需要进行思考,你就要有一个反应时间,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对于这种需要快速反应的运动,你基本上就来不及处理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精度就会越来越缺失。
所以刻意练习的目的就是让你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当你自己对一件问题你认为不知道会的时候,但当这个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你基本上下意识的就完成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这个就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这个就是张三丰告诉张无忌,当动作全部忘记的时候,就是你真正学会的时候。当然影视剧里有一些夸张,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当你心里还记得一招一式的时候,你只是记住了表面;当你熟练到全部忘记了招式,而形成了肌肉记忆的时候,意味着你已经学会了。
所以学习一件技能一样,不管是什么样的技能,可能很多人看起来毫不费力,实际上他背后可能做了的是1万次的训练才达到了这种肌肉的记忆。
而且肌肉记忆是每一个人都经过训练都能达到的,但大部分人其实根本摆脱不了这种持续训练的痛苦无聊和烦闷。
大家都喜欢尝试去做一些新鲜东西,所以长此看来,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可能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是真正想到达超过普通人的水准,你会发现非常难,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你去刻意训练。
所以从羽毛球运动来说我就学习到了很多,不管是一些物理上的技能还是一些逻辑上的技能,都能通过大量重复的可以练习得以加强。
思维也可以刻意练习我有个前端同事,也是一个leader,非常年轻,他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做的报告,让CTO都大为赞赏,他要做的报告的主题就是在一个思维框架下去思考这个产品和技术的能力。
我们部门整体的那个策略和方向是能力建设以及商业化,所以他在做任何报告之前都会先有这么一个思考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下面去表达主题。我也听他好几次演讲,觉得这个思路特别清晰,但是有些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在做报告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一个原因是可能对这些事情不熟悉,第二个就是没有一个思维框架,但其实就是所说的思维框架在网上都能找到很多,比如说结构化的方式,比如说金字塔的方式。
大致的思维结构也就是那样,但很多人在最终时间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根本很难以有这个框架性的这个思考和表达。
但我这个同学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其实在所有的会议上都会反复的去训练自己的这么一个思考意识,用框架方式去表达项目做汇报。
所以在训练的次数过多了以后,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肌肉记忆,当于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了,他立马会下意识的用这一套框架去描述,去概括整个事物,给人看起来他不管对于新的事物还是老的事物,他的这一套思考的方法论都特别的全面。
这个就是刻意练习的力量。思考也能变得下意识,变得结构化,变得更加敏捷。
刻意练习无处不在我记得我小时候成绩就非常好,基本上也不属于那种看起来不怎么努力成绩就很好的天才少年,也基本上是别人家长口中的小孩。我记得有一次我在马路上放牛,都有一些别村的小伙伴说,听说这小孩成绩非常好。
放学以后我隔壁邻居小孩都会回家做作业,早上6点起来就朗朗的读书。我回去以后马上就可以开始玩儿了,然后早上起来我也不怎么读书,但是成绩我却经常会排到全校前几,相反这些很努力,很用功的同学却往往成绩却非常差,这是什么一个原因?
难道这里打脸了吗?真的能够寓教于乐,在娱乐中把学习就给做的好吗?我开始也是以为,但后面随着我跟更多的人去竞争,到了高中,到了大学以后,其实我发现我的智商也是很普通的,完全没有天才一说。
因为在高中的时候,我碰到一些很厉害的同学,我就瞬间就觉得他们跟天才一样,相比之下我就是大傻子,一些题目我根本就没办法去去理解。可能很多同学在老师讲完课以后马上就会了。而我可能还要消化很久,我才能知道这个东西到底什么意义,甚至有很多问题,我现在还不依然解不开。
所以,越长大,我越认识到自己智商普通和平凡。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原因才导致了这个巨大的区别?就在我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为什么成绩就能够这么好,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首先我对比分析一下我在高中时候的水平,其实只能算是一个普通人,根本算不上天才,那么回到初中来,我为什么就会被大家认定为特别聪明呢?我到底是做了什么样不一样的事情呢?
我现在得出的结论是:下意识的刻意练习。
我想起来了,我其实非常专注于练习,虽然我这个练习在时间上可能会比别人相对来说比较少一点,但是我在刻意练习这里面做到了大量沉浸式的训练。
比如我们在初中的时候上一些关于几何的课程,我会刻意去练习,去想象这一个立体几何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三维效果。在解完二元一次方程题目以后,我都会再去可以练习怎么样去扩大一些思路和解法,甚至我有些时候在睡觉前,我在吃饭的时候,我都会想着这些题目到底是怎么搞。
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我好像在放完学或者放假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用去学习,但实际上我在上学的时候,上学的期间会把这些东西提高了练习的频率。
所以本质上来说就是我对学习这件事情本身的投入度非常高,我所做的每一次练习都是有效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和思维记忆。
有在做每一个错误或者错误的题目或者难题的时候,我都会去细品里面最本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同样用这个方式达到融会贯通,最终变得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
相反,我们再看看其他同学怎么样的一个学习方式,虽然他们可能每天上午都机械式的去背诵古文,但是他完全没有了解结果里面背后对应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古人想描述的意思是什么,所以大量的来说,他们做的大量训练其实是一种无效训练。
估计到了现在,让他回头重读一遍简单的古诗,他都说不出个东南西北。
对于做习题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机械式的把这些题目做了一遍,然后就对着的答案改了一遍,然后这个事情就算完了,那么这个完全没有达到真正练习的效果。
这种练习就等于在打羽毛球的时候,我每次都是奔着玩的目的去打,我可能打一个十年,我的水平还是个小学生,因为我在这里面根本不会进步,我只是把一件事情重复了多少天而已,我并没有刻意去练习和提高。
魔术里的刻意练习这里面其实还有更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魔术。其实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是不存在魔法的,但是你会看到很多的魔术,甚至你在近距离看,你都会惊奇他是怎么样做到那种魔法幻术的效果。
除了在本质上障眼法的思想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魔术师的手速和反应会远超普通人,他就算在你眼皮底下切换一个东西,你可能都没办法看到是怎么切换的。
比如我之前看到一个刘谦的换牌手术,就一张扑克牌放在他手里,他只要弹一下这个扑克牌就会变化成另外一张扑克牌,你肉眼根本看不出来是怎么做到的。在高速摄像机的情况下放慢了倍,我们才能看到在这弹的一瞬间,刘谦把一张牌的背后换了另外一张牌,但这个速度非常快快的,快到你肉眼根本感觉不出来。
所以当很多人看了之后都会怀疑这种手速到底是不是个人啊,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快?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可以练习。
但是要做到他这种速度,那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刻意练习,而是持续多辛苦,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可能一般人都想象不过来。
对于魔术或者一些杂技我其实还是挺感兴趣的,比如说用一双手时扔三个球。我开始觉得这个技能会比较难,怎么样能做到一双手同时扔三个球呢?我学习了一些教程以后就开始训练,我记得在国庆的时候刚好在家里待了一星期。我在这一个星期里面坚持每天都练4~5次,在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已经学会了用一双手来抛三个球。
对于这种杂技演员来说,他可能花更多的时间会有更多的球,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会掌握到这个技巧后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他就能达到百里挑一的这个水平。
杂技演员能够头上顶碗、走钢丝、踩马背,无一不是刻意练习的成果。
其实你有些时候你会认为某些企业家不是某些科学家才把事情做到了极致,但实际上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民间高手都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有些民间高手他可能只是做一些手艺上的一些刻意练习,在手艺达成了这种高度的效果,就比如卖油翁。
总结刻意练习的方法,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不磨合合,通过大量的刻意重复的练习,你最终就能够形成固定的所谓的方法论,也就是所谓的术。
当你在抽象一层把所有的术的本质概括成一种东西,那么就就成为了道,就成为了一种心法。
更多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586.html